本报通讯员 杨涛 陶永林
近日,河南钢铁集团永通公司凭借在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中的卓越表现,被山西小浪底引黄水务集团授予“工程保供优秀奖”。这不仅是对永通公司实力的认可,还是其成功营销策略——聚焦核心能力、深化客户价值、构建快速响应体系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其作为国家重大工程核心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作为山西省大水网“两纵十横”战略布局中第九横的枢纽工程,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堪称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生命线”。该工程地处山西运城市东部,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补充。2023年1月份,永通公司凭借国际领先的球墨铸铁管技术、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及高效的履约能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工程核心管材供应项目,合同金额达1.38亿元,成为该工程管材独家供应商,肩负起为这项战略性工程输送“血管”的重任。
2024年,小浪底引黄工程进入二期建设全面冲刺阶段。面对二期工程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一系列突发挑战,永通公司将“铸铁军、铸精品、铸担当”的“三铸”精神转化为定制化服务营销策略。
定制化服务破解难题,增强客户黏性。工程沿线需穿越多处村庄及狭窄村道,运输车辆通行受限,成为管材运输的瓶颈难题。为此,永通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建专项协调小组,主动与属地乡、镇、村3级政府沟通协作,制订“一标段一方案”的定制化运输方案。他们通过拓宽部分瓶颈路段、采用分段倒运缩短运输半径、配备专业引导车辆保障通行安全等举措,将每根重达数吨的管材精准送达施工点位。此外,业务团队更是连续数月驻守现场,建立“逐支核对、有序排管、实时追踪”全流程管控机制,确保工程进度分秒必争。2024年,山西运城绛县14标段突发考古发掘与管线施工冲突,项目方紧急要求3日内完成管线回填。面对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永通公司当晚召开跨部门紧急会议,启动“生产—物流—技术”3级联动响应机制:生产基地连夜调整生产线,以“三班倒”模式加急生产DN600管材;物流团队优化运输路线,采用“专车直送+接力运输”方式,于次日凌晨2点将首批管材送达工地;技术团队现场蹲点指导,与施工单位协同作战,展开24小时不间断施工。72小时完成2000米管线安装回填,该公司以超越预期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执行力,在项目中创造了“永通速度”标杆案例,极大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品牌美誉度。
秉持“每一次安装都是责任”的理念,深度参与工程进度和质量,超越了简单的产品供应逻辑范畴,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合作伙伴。正如该公司负责人所强调的——小浪底引黄工程是山西人民的“生命线”,更是永通人的“荣誉线”。这彰显了永通公司深度绑定客户利益、共担使命的营销理念。
此次获奖,是永通公司继服务南水北调、引黄济青、滇中引水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后的又一里程碑。永通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品质升级为支撑,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保障水资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持续撬动市场机遇,续写“铁魂铸梦、水润万家”的新篇章。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10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