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新通道的“海运+铁路”无缝衔接模式,为重庆钢铁公司开辟了一条经济稳定且高度可控的原料“生命线”,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增强了原料供应的抗风险能力。面对新通道集装箱到港量的不断增加,高效卸载转运成为保障这条“生命线”畅通的关键环节,物流运输部铁路车间通过强化精细化管控、精心调度和精准卸载作业,不断提升集装箱卸载能力,取得了单班集装箱排空122箱的优异成绩,顺利完成68组、共计136箱的卸载任务。
8月4日夜幕来临,铁路车间陆海新通道集装箱作业现场依然灯火通明,一场供应链效率的攻坚战正在进行。车间调度中心精准规划作业路径,发出清晰指令。 面对夜间作业能见度受限、连续高强度运转易疲劳等因素影响,各岗位展现了攻坚克难的精神。
调车作业环节,机车司机克服光线不足和夜间操作精度要求高的挑战,凭借精湛技术,精准控制速度与距离,在最短时间内将满载集装箱的列车精准对位。
装卸现场,正面吊的轰鸣声充斥整个空间,操作人员紧盯目标,克服视觉疲劳与机械噪音及振动干扰,以高度专注确保吊具稳、准、快落位;集装箱刚一落地,便争分夺秒启动集装箱排空工序,最大化压缩非作业时间。
与此同时,货运岗位人员早已严阵以待,借助照明,对每一个空箱进行360度无死角细致核验,同时高效完成空箱的合理排布与归位,为后续作业腾出宝贵空间,确保卸、掏、排、交全流程环环相扣,高效运转无断点。
“集装箱重箱落地、排空、空箱排箱、路企交接”的全流程作业,在各岗位的紧密配合下,串联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高效作业链条。8月5日,单班12小时作业便实现了集装箱排空122箱的优异成绩,顺利完成68组、共计136箱的卸载任务。在路企交接环节,双方以实时沟通机制,确保集装箱交接零延误,为整体作业效率提升提供坚实保障。(李超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