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重庆钢铁炼钢厂行车车间坚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并不断拓宽思路,以现场问题为导向,攻关推进在线的极致修复与协力回归后的技术降本,为炼钢厂节约维修费用做出积极贡献。
极致条件下的大智慧:成功修复调压调速装置
一次,一炼钢25号、14号吊运熔融金属行车副钩调压调速装置相继损坏,而现场仅有1台备件,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在危急时刻,行车车间迅速组织技术团队逆向思维突破常规,采用“拆解2台故障设备+2台报废装置”的创新方案,通过8小时连续攻坚,精准测量可控硅阻值并完成在线组装。
最终,行车车间修复设备并成功试车,不仅保障了生产连续性,更直接节省成本9.5万元。此次实践开创了深度挖掘设备“剩余价值”的降本增效新模式,彰显了团队应急攻关能力与创新智慧。
现场维护中的小组装:成功修复多台遥控器
行车车间遥控器是控制行车进行吊装及检修的关键设备,在用F24-60型号的遥控器行车共有7台,遥控器动作频繁,一旦损坏更换成本高。
“损坏的遥控器我们收着,将好的元器件及控制杆作为备件用来组装,多节约点钱。近期多次出现控制杆被用断的故障,这时我们之前的储备就起了作用!”维护班长一边带领班组成员拆装设备一边说。检查元器件质量锁定“病因”后,重新安装接线,行车焕发生机能正常使用,班组累计修复4台,节约维修费9100元。
协力回归的技术降本:成功自主校称、攻克备件问题
面对超载限制器技术受限的难点,行车车间加速推进自动化业务自主化进程。一炼钢31号行车渣锅吊运作业中,电子秤出现重量显示异常,初步判定为传感器损坏需更换备件。
车间依托业务回归培训成果,组织技术团队自主诊断,通过现场检测发现传感器阻值正常,锁定线路故障。经更换线路、自主校检后,电子秤恢复精准显示。此次自主维修成功节约1.18万元备件采购及1380元校称费用,同时积累了超载限制器等同类故障处置经验,为打破技术外包依赖、深化降本增效开辟新路径。(林建 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