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暑气未消,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此时由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技术、生产、设备骨干组成的考察小组正在“中国丝网之乡”衡水安平规模最大的镀锌丝厂家对标交流。
客户新建设的高锌镀锌丝产线是丝网市场的“黑马”,拥有最新型的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保证镀层均匀度误差控制在 5% 以内,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设备方面的差距不易改变,但是生产工艺是相通的,总能发现借鉴之处。”技术质量部部长孟书锋说。他们跟随该厂家技术负责人的脚步,当即围绕设备调试周期、新型镀锌工艺等关键问题展开追问和探讨,“沙沙沙”,笔记本上写下了一条条实用“干货”。
此次对标交流之旅只有短短三日,为更好地达到增长见闻、学有所获的目的,该团队提前谋划,一方面认真筛选、确定考察厂家名单,另一方面罗列出需要关注和提升的问题项,为对标做足准备。
另外两个厂家均是当地深耕丝网领域多年的“老资质”,一走进生产现场,考察小组人员便找到了与本单位生产中的诸多共通之处,从镀锌前处理的脱脂除锈参数,到锌液温度控制、镀层厚度检测,每一个细节都详细记录、反复追问。“贵公司在降低锌耗方面有什么诀窍?”“废水循环系统的运维成本如何控制?”……尽管生产现场机器轰鸣,但他们求知的眼神、奋发的氛围却如同炙热的火焰,燃烧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从新产线到老产线,考察小组每一步都走的扎实而充实,随着对标的深入,他们更加明白,“走出去”“请进来”不是照搬,而是把“精”字刻进责任里,把“细”劲融进每一步操作中。
“这次的对标交流,我们不仅见识了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还看到了优秀企业卓越的质量把控和细节的成本管理,真是不虚此行。”回程的途中,一个个新思路、金点子正在他们脑海中迸发、碰撞,已提炼出“拉丝工艺参数优化”“回吹气刀改进”“高锌丝生产线技术借鉴”“锌锅覆盖以及掏渣频率”等6项可落地的改进方向,这些将成为进一步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的“新引擎”。(董佳倩、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