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作为钢铁生产的“心脏”,其稳定、顺行、高效是钢铁企业的核心追求。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依赖指令和被动执行,难以充分激发一线员工的主动性、创造力和责任感。
鄂城钢铁公司炼铁厂2#高炉值班室班组在该公司号召下,积极推行“自主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蜕变之路,不仅提升了高炉生产效率,更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旁观者”到“当家人”
思想转变是自主管理的基石
推行自主管理,首要的是“自主”意识的觉醒。过去,习惯于听从指令,关注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忽视了整体目标的实现。推行自主管理后,通过班组内的大讨论,逐步认识到:高炉是大家共同的高炉,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无论是参数异常,还是设备微小的隐患,都可能引发全局性问题。

在思想转变的过程中,高炉值班室班组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深刻蜕变——心态转变。不再将自己视为被动的操作者,而是高炉的“当家人”。每一次观察炉况,都像是中医“望闻问切”般,带着思考去诊断问题,每个人都主动将责任边界向前延伸,上下工序沟通,形成闭环管理。这种“主人翁”精神,是任何制度都无法替代的内生动力。
从“经验化”到“标准化+数据化”
方法是自主管理的支柱
自主管理并不等于“自由管理”,而是需要更科学、更精细的方法作为支撑。通过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逐步提升管理水平。

以标准作业为抓手,将高炉操作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细化为标准作业流程。每个人不仅清楚“做什么”,更明白“为什么做”以及“做到什么标准”,减少了操作的随意性。
以数据驱动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关键参数的趋势曲线,能够更早地预判炉况波动,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同”
班组建设是自主管理的载体
高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合作。自主管理将管理的单元落实到每个班组,极大地激发了团队的活力。
第一个法宝是“每日复盘”,坚持召开班前会和班后会。班前会明确当班重点和风险预控,班后会则是对当班工作的“复盘”,分享操作心得、分析不足之处。这种即时反馈机制,让知识和经验在班组内快速流动和共享。
第二个法宝是课题攻关,针对高炉运行中的难点,成立跨岗位的“微课题”攻关小组。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方案并负责实施和效果跟踪。当一个小建议被采纳并见到实效时,团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新”
持续改善是自主管理的灵魂
自主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改善和创新精神。高炉值班室班组鼓励大家“小题大做”,从身边最小的事情做起。
在“小改小革”方面,有同事提出改进泥炮打泥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冒泥现象;还有同事对现场工具进行了定置管理,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汇聚起来就是巨大的效益。
在“学习型团队”方面,班组自发组织了技术讲堂,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技术骨干讲解高炉冶炼原理、设备知识、事故案例等,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通过推行自主管理,不仅提升了高炉运行效率,更让员工从“被动执行”走向“主动创新”,从“各扫门前雪”走向“团队协同”,从“机械劳动”走向“智慧管理”,让自主管理成为推动高炉生产的强大引擎。(宋章成 苏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