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要闻精选

方大九钢: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2019-05-23 14:50:00     作者:徐升

  近期,方大九钢在企业内部的办公平台上成功研发了任务管理和工作日志两大小助手模块,研发人员表示,这两个信息化程序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实现工作任务信息的有痕、有序、有效管理,“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生产制造能力的强弱。”

  长期以来,方大九钢高度重视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推进“两化”融合体系建设,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公司的远程计量、生产制造执行、企业管理办公等信息化系统,不断强化企业自动化统筹管理,推进企业自动化管理转型升级,让工业生产过程变得更智慧、更便捷。

“大数据”为管理助力

  信息化时代,人们对“大数据”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时兴的“大数据”背后必须要有分析大数据的平台和技术支撑,才能快速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基于这一目的,方大九钢远程集中计量数据系统平台应运而生。该系统将方大集团需上传数据的计量点集合在同一平台上,并通过程序实现了数据自动上传,使计量数据能快速、跨平台查看,实现了内部资源实时共享,并能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预警预测,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帮助。无独有偶,该公司的零库存物资超市系统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平台,进一步整合物资信息,实现公共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出一个基于物资需求、规划、供应、保管、质检、领用为一体的精益化管理新平台,提升了企业物资管理整体工作水平,促进物资互联互通,把库管员从人工录入、人工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全面开启了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如今,该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库房进了多少料,出了多少料,管理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可随时查看相关信息,并可以自动生成报表,信息一目了然。目前,该公司大数据平台涵盖了生产、销售、原料、备品备件等各个环节,企业还不断延伸大数据“触角”,整合MES等信息系统数据,实现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品种钢日报、跟踪品种钢比例完成情况等功能,而且可将年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天,并每天跟踪完成情况,做到以日产保月产、以月产保年产,实现品种结构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为生产加油

  “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扫描器,只要用它轻轻一扫标示牌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这款产品的所有信息。”在方大九钢成品仓库,正忙着发货的工人们一边用手持终端设备扫码,一边乐呵呵介绍着他手中设备的强大功能。他所说的这款“小身材蕴含大智慧”的设备就是公司生产制造过程执行系统,即MES系统所带来的产物。“MES系统上线后,成品库房之间的信息传递都能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信息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实现了实时传递、零出错,而且我们的现场工作环境也更加规范、有序。”近几年来,方大九钢相继投入运行一系列自动化信息系统,“MES系统”“无人道口系统”“废钢检验监控平台”“铁水罐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投入运行,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实际生产操作中,既减小了设备操作难度和员工工作强度,更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事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员工们高兴地说。

  当前,方大九钢正在以MES系统为平台,对采购、生产、发货、结算等多个模块进行应用信息化网络管理,欲把企业信息化系统打造成为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云平台”为未来提智

  智慧云平台、云计算,这些连具体解释都让人觉得云里雾里的“高科技”名词,在方大九钢已不再虚无缥缈在云端,而是实实在在地提上了建设日程。

  “‘云平台’的建设将为这些信息系统提供一个集大成的载体,是生产稳定运行的可靠保障。”该公司自动化部信息中心主任曾静介绍说。该公司“云平台”建设工程已经立项,在近几个月内将开工建设,一旦建成运行,企业目前几十套信息系统将“奔驰”在该载体上。利用“云平台”,企业可将MES系统、远程计量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按照订单、按照生产批次、按照时间段来实现追溯功能。炼钢可追溯到炉次和每个炼钢工序;轧钢可追溯到轧制批次和每个轧钢工序,实现全过程记录、全方位立体呈现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很多员工都认为‘云’这个东西虚得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务这个‘虚’,构建好这个虚拟平台,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的统一管理,极大地提高系统稳定性,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生产的持续性、稳定性。”曾静说得十分形象且自信。

  “打造智慧产线、创建智慧工厂”是方大九钢人的“智能”梦想。自方大重组以来,企业投入巨资,先后建设、升级了生产智能控制过程自动化系统、远程计量数据上传系统、集中供水系统等90余项工业信息化系统,确立了在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中逐步实现作业机械化、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正逐步由人力“制造”转变为人工“智造”。

  

编辑:实习生2

相关文档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