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要闻精选

绿色制造 始终引领

2019-07-12 10:12:00     作者:

  6月份,河钢承钢申报的《一种含钒物料提钒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项技术实现了全流程绿色生产,显著提升了提钒效率,减少了水耗和排渣量,持续引领国家钒钛产业绿色升级。至此,河钢承钢已经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43项,以技术创新推动建设国际典范钒钛产业基地进程。

  河钢承钢作为中国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和钒提取加工技术发祥地,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立项,收获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推动国家钒钛产业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颠覆外界对钒化提取等同传统化工业的固有思维,全力将钒产业打造成绿色制造的典范。”河钢承钢钒钛技术研究所李兰杰表示此技术颠覆传统钠法焙烧工艺,全面推进钒产业向绿色、清洁、高效转型。

  2014年,确立该项目以来,河钢承钢钒钛技术人员在枯燥的实验室与生产车间里,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在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真正将清洁高效提钒从想法转变成了现实。“我们就是想解决提钒过程中焙烧造成了易粘结,浸出液无法循环应用的难题。”钒钛技术研究所原技术员王海旭介绍,“凭借这个强烈的信念,我们开展了数以千计的实验,最终突破了传统工艺的难点,收获了可贵的科研成果。”

  为了将这种无窑气、无废水的新工艺转化为产业实践,技术人员不光拼智力还得拼体力。由于这是一项全新技术,核心反应装置,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为了在数以万计的设备中,选取最实用、效率最高的设备,他们跑遍了设备制造厂家,逐一对设备参数进行对比,最终于2017年夏季完成了设备选型,建设了首个百公斤级试验线。

  正值暑期,新建的产线为了进行温控试验,每投一次料要观察72小时以上。为了获取最精准的试验数据,技术人员在40余摄氏度的厂房里,每小时记录一次焙烧温度,每半小时查看一次设备运行状况。连续3个昼夜,大家连吃饭都在现场,凭着从不轻言放弃的科研精神,实施了多项设备自主改造,保障了所有提钒浸出介质的循环使用。

  “与传统工艺相比,我们的新技术实现了高端钒产品的短流程、低成本清洁生产。”钒钛技术研究所技术员介绍,“此项技术提高了钒转化率及回转窑生产效率,且浸出介质循环利用,提钒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钒元素简单、清洁分离和真正意义的绿色高效生产。”

  2017年底,该项目通过了千公斤级中试,并申报国家专利。经过国家相关部门严格审核,最终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成功实现亚熔盐清洁提钒产线运营后,河钢承钢将继续推进该技术产业化落地,持续引领钒钛产业绿色发展。

  

编辑:实习生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