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河钢承钢共产党员风采

2019-07-01 10:21:00     作者:

河钢承钢钒钛技术研究所所长、共产党员李兰杰  
  他,主研和负责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全程参与世界首条亚熔盐法清洁提钒产线研发及运营,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际空白;
  他,参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40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授权7项;
  他和团队以突出的科技创新贡献获得了河、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钢协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二等奖1项;河北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河钢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承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
  他就是河钢集团承钢公司钒钛研究所所长李兰杰。他作为80后年轻的博士后,工作十年来,坚持科学求实、奋勇争先的工作态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智慧、激情都投入到所钟爱的事业——钒钛产业技术研究。
  2010年,李兰杰毅然放弃了留校任教和科研所任职的优厚待遇,选择了河钢承钢。在世界首条亚熔盐法清洁提钒产线建设过程,每一项工作他都坚持亲历亲为。建设中试车间期间,所有设备因为随时面临改造,为了减少资材浪费未采取隔热保护,反应釜设备周边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李兰杰每次都将200余公斤重的渣料,扛着加入料槽。待钒液浸出后,再冒着高温,将腐蚀性极强的反应液取出,进行成分研究。“我们都特别佩服他,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极强的动手能力,每次试验厂里的重活累活他都抢在前面。”当时参与项目研究的河钢承钢技术人员高明磊介绍道。
  不仅如此,在钒制品产线,李兰杰为了全面排查产线存在的问题,整天泡在生产现场,将每个班次的生产运行和指标变化整理成趋势图。他与回转窑司窑工一起查看火焰燃烧状态,探讨温度带分布对于钒转化率的影响;与球磨工一起琢磨铁球粒径配比对筒体、物料粒度的影响;与滤机操作工讨论物料性质、操作参数对尾渣可钒含量的影响……逐一对症下药,采取设备改造和工艺优化的方式,提高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
  李兰杰凭借对科技兴国的执着追求,凭借着对钒钛事业的无限热爱,凭借着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为钒钛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收获了诸项荣誉,2019年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河钢承钢共产党员风采:河钢承钢板带事业部炼钢工、高级技能大师、共产党员徐国明    
  徐国明,1971年出生,共产党员,河钢承钢板带事业部炼钢工。先后被评为“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燕赵技能大奖”“河北省职工创新能手”“河北省金牌技师”;2006年荣获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2010年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7年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被河钢承钢聘为高级技能大师。
  徐国明还先后组织实施了“溅渣护炉操作法”,推广半钢炼钢“炉渣两循环”操作法等。最初,钒钛的冶炼方式采取双联法工艺,由于半钢炼钢热量严重不足,造成炉龄不足万炉。针对此问题,徐国明反复摸索溅渣护炉操作,从实际操作中比较不同终点时调渣料的配比和溅渣时枪位变化对溅渣效果的影响,提出“溅渣护炉操作法”,将转炉炉龄提高到12165炉,创出世界含钒转炉炉龄之最,累计创效达亿元以上。
  150吨炼钢系统在生产DD12-TG、SPHC-MRT、CFDM等低磷控氮品种钢时,由于成品磷要求控制在0.012-0.015%以下,成品氮要求控制在50ppm以下,依靠吹炼前期直接脱磷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破解难题,徐国明有时候在现场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通过长期现场求证,摸索出一种“铁水预脱磷+半钢预脱硫”的工艺操作方法,通过改善半钢入炉条件,成功解决因转炉磷含量控制困难造成钢水氧化性强,氮含量难以受控的问题,转炉终点氮含量环比降低12ppm,品种钢一次开发成功率达到100%,全年创效1500万元。
  作为河钢承钢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徐国明无私地把自己学到的本领传授给更多的人。他制定了“以点带点,以点带面,以面织网”的阶梯式人才培养制度,即从每道工序中抽调精英骨干加入工作室,由徐国明进行集中授课,培养技术创新兴趣,集中优势力量攻关生产难题和技术瓶颈,实现以点带点。同时,这些精英骨干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后,又带动了各自工序内部职工技能的提升,实现以点带面,最后多道工序的岗位操作能力得到增强,逐渐编织成一张遍地是能手、人人是骨干的人才结构网。

编辑:实习生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