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4月,第一炼钢厂用一连串的生产新纪录再一次展示了炼钢人的担当和作为:——14日,丁班晚班生产46炉,打破以往45炉纪录;——18日,丙班早班生产40炉,打破以往39炉纪录;——20日,方坯日产突破9368吨,创方坯日产纪录;——25日,乙班中班生产44炉,打破以往中班43炉纪录;——27日,乙班晚班生产47炉,打破4月14日刚刚创造的46炉纪录……
而整个4月份,一钢厂平均日产达到1.3万吨,创建厂以来月平均日产最高纪录。
作为公司重要炼钢生产单位之一,第一炼钢厂何以能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连续创造生产新纪录?小编近日在一钢厂采访时发现,连创新纪录的背后,缘于新调整后的厂领导班子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主动作为,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工作的大幅度进步。
今年以来,一钢厂针对全年目标任务和干部、职工队伍的具体情况,着手在提升管理质量上做文章,重点推进内部管理的两个变革。
一是大刀阔斧推进内部高效改革,对原来的7个车间进行合并,精简车间建制,并大力度合并一线班组和岗位,从而大幅度压缩了管理界面,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是重新修订科职干部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对科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每月一评、每季中评、年度总评”的长效考核,规定对排名靠后人员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降职免职和降级减薪等处理。
这两项管理变革,扭转了过去部分管理人员中存在的“不敢管、不愿管、不想管”的“老好人”现象,并很好地解决了以往不同岗位中缺员与冗员同时存在的问题。如果要探究一钢厂4月份连破生产纪录的根本原因,工艺和技术的优化创新肯定要排在第一位。
一钢厂今年来针对公司下达的全年450万吨钢产量和290万吨方坯产量目标,大力推行对标对表,以工艺和技术创新优化为抓手,实现了产能上的两个突破。一是在提高连铸拉速上取得突破。
一钢厂以三明等对标钢厂的同类型方坯连铸机为标杆, 按照“炉机匹配”的原则,通过优化工艺和技术创新提高连铸拉速,方坯连铸机在生产160×160mm断面时,典型拉速已由2.8mmin提至3m/min,135×135mm断面典型拉速已实现3.8m/min的突破。目前,方坯日产由过去的7200余吨提高到现在的8000余吨。二是在缩短转炉冶炼周期上取得突破。通过生产组织模式的优化和技术改进,采取优化考核导向, 缩短吹炼时间、提高一倒出钢率、废钢一次入炉率等措施,实现了转炉冶炼周期缩短约3min的进步,在现有条件下基本实现了单炉对单机的生产组织模式。
在一钢厂采访,小编明显感受到干部职工们精神面貌发生的喜人变化。对此一钢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一钢厂确定“强基础、抓执行、促提升”的管理主题,以考核导向为牵引,以提高工作质量为抓手,在全厂上下形成赶、超、越的工作氛围。现在,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两个明显转变。一是队伍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向上、充满激情,干部职工的干劲明显提升。今年来一钢厂在带队伍、凝人心、鼓干劲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出了很多实招。比如厂里将每天的早会提前5分钟召开,留出时间让车间干部参加基层班组的班前会,保证干部与一线职工的见面交流时间,在第一时间掌握并解决生产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二是由于管理的进步和考核导向的优化,一线班组、岗位之间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明显增强。现在如果有一些班组创造新纪录,厂里就会立即张贴大红喜报,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奖励。一钢厂负责人向小编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老劳模罗招龙在一钢厂创造了多个生产纪录,但是如果别的班组打破了他的纪录,荣誉感极强的老罗就会憋足劲,想方设法再创一个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