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要闻精选

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 “节”“减”打造绿色智慧型过港示范基地

2022-03-22 10:00:00

  在河物流黄骅港公司生产调度室的超监控大屏幕上,进行船舶装卸的门机作业错落有致,码头前沿的倒运车辆川流不息,大门自动过磅区域集疏港车辆快速通过,铁路作业线集装箱接踵落地……整个生产作业现场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在海天一色的湛蓝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

   

  口岸楼里现场环保在线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所有监测点的PM2.5和PM10指数均保持在15-20上下波动,各区域空气质量全部为绿色醒目的“优”级,而这样的生产环境在河物流黄骅港公司已经成为常态化。

  “今天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继续加大对主干道路的清扫洒水,所有装车点保障雾炮抑尘效果。各作业区务必加强管控,保障冬残奥会和‘两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和环保要求。”生产调度室主任董斌一边用高频对讲机调度环保作业,一边时刻关注着现场的生产作业和环保数据。

  码头前沿,10万吨级铝矾土船舶“柯林森”正在3#泊位进行紧张的卸船作业。一排卸料漏斗整齐的摆放在码头前沿,机交错进出船舱,将一斗斗铝矾土抓取出舱并通过卸料漏斗直接装入短倒车辆,每两斗装一车,正好满载。

  短倒车辆装满后即刻将物料倒运至库场,后面车辆立即跟进卸料漏斗下的已经划出标识线的既定位置,无须等待,整个卸船作业过程快速高效。而怠速等候排队装车的短车辆也没有了往日汽车马达的轰鸣,同样火热的码头生产少了一份喧嚣的浓烈,却多了一份绿色的宁静。

   

  尽管如此,为了确保卸船过程环保作业扎实有效,整个作业现场四周的雾仍然全部开启,形成了一张抑尘水雾,而在不远处环保检测点的电子屏上,PM2.5和PM10等环境指数仅为12ug/,完全达到一级空气标准。

  据在安全距离线外指挥船舶作业的单船指导员李磊说,“过去的船舶作业采用传统老式的开放式卸船,机一开抓斗卸料,20吨的物料瞬间全砸到码头面上,特别是颗粒度小、含水量低的散货作业,就像扔了一颗大炸弹,整个码头面都被扬尘笼罩,遮天蔽日。不仅对空气和海水有污染,对码头的使用寿命也有影响。每个班次作业下来,安全帽上都是一层厚厚的土。现在好了,通过强化环保管控,优化卸船作业模式,并采购20辆新能源电动汽车进行倒运,不仅空气清新、海水变蓝了,基层生产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库场作业的环保管控也有妙招,不仅场内短倒采用新能源汽车运输,集疏港车辆也采取了刚性管控,所有尾气排放在“国V”标准以下的柴油车辆全面禁止进场。通过与客户持续协调优化运输车辆结构,集疏港的新能源车辆占比量达到40%以上。交通采取“错峰”集疏港,有效杜绝了车辆集中抵港导致的拥堵和安全环保隐患。新建了环保作业大棚,化肥、水泥等易扬尘散货实现了密封存放,根除了产生物料扬尘的环保隐患。

  为深度打造绿色智慧型现代港口企业,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持续融入了智慧港口元素,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提升生产组织和环保作业效能。“除已经上线的现场环保在线监测平台外,公司还在新出大门区域加装了车辆环保信息智能识别系统,根据识别的车牌号国V以下排放标准的环保不达标车辆自动过滤,禁止入场。并建成了现场无死角24小时实时监控系统,对所有道和轨道衡进行了智慧化升级改造,实现了车辆自动过磅和无人值守,车辆综合通过效率提升40%以上,集疏港高峰期实现翻倍提升,确保集疏港车辆不扎堆,交通和环保管控有序高效。并通过‘河钢APP’车辆集疏港预约服务,实现了车流量和车辆环保信息的联合调度管控。”该公司设备技术主管郝文涛介绍说。

   

  绿色过港硬件保障是基础,常态化保持是关键。该公司在各个库场港装车点,都架设了雾炮机进行抑尘作业;安排清扫对主干道路和集疏港路线进行不间断清扫,及时清理少量物料洒落,洒水车高频次进行洒水抑尘,有效消除扬尘隐患。不仅“场内环境要好,场外道路也要管”,公司利用大门区域的自动冲车平台,及时冲洗车身和车轮,做到所有集疏港车辆绝不“带尘夹泥”上路。

  为积极落实国家“碳中和碳达峰”节能降碳要求,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深度推进“公转”物流转型,致力“打通港铁联运最后一公里”。自2016年9月建成3条1047米整列铁路装卸线,并完成首列铁矿石火车疏港以来,公司铁路集疏港实现连年跨越式增长。2021年,累计完成铁路集疏港1916列,实现过港量664.2万吨,占比高达46.6%。

  “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两会’期间,汽运集疏港资源减少。该公司通过增加铁路运输计划,实施火车作业单列分析制度,持续提升铁路作业能力,目前已具备日均作业8列火车3.5万吨铁路集疏港能力,单列火车的在场平均停时控制在2.5小时以内。2022年1-2月份,累计完成铁路集疏港205列66.8万吨,铁路集疏港的持续放量,有效缓解了库场库容压力。”铁路作业区乔铮指着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报表介绍道。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绿色过港示范基地建设,该公司持续丰富多元化过业务,优化铁路集疏港模式,大力发展运集装箱业务。2020年1月,首次实现运集装箱集港业务落地。2021年,累计完成6.8万标箱,较去年增加1.4万标箱,同比增幅20.6%。(戴玮)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