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为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赣鄱大地这片热土上,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牌钢企——方大萍安钢铁,在“十四五”征程中,以科技为笔、智慧为墨,绘就了一幅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生动图景。
站在企业智能管控中心的LED大屏前,全国人大代表温菲注视着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和动态分析曲线,语气中充满自豪:“过去五年,方大萍安钢铁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坚定前行,让这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钢企,真正实现了‘数智蜕变’!”
“数字大脑”:从“经验管理”到“数据决策”
2021年,江西省钢铁行业首个智能管控中心在方大萍安钢铁建成投用,构建了企业的“智慧中枢”,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该中心集成生产、设备、能源、物流、销售等全链条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为企业决策提供实时、精准、全面的支持。
“过去的生产调度,一天要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信息传递难免滞后。而现在,我只需坐在管控中心,通过电子大屏就能实时掌握全公司的生产动态,调度指令可以迅速准确下达,决策更加科学高效。”方大萍安钢铁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值班主任王培昌感慨道。
如今,在方大萍安钢铁,数据在云端奔流,指令在指尖下达,一个集感知、分析、决策、执行于一体的“数字大脑”正在高效运转,使企业实现从“经验管理”迈向“数据决策”质的飞跃,驱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在“数字大脑”的指挥下,能源管理不断智能化升级。方大萍安钢铁对全公司水、电、风、气等共计1200余个能源点位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监控,并新建了115个高精度能源计量点位,成功开发出集“数据动态展示、能耗自动核算、运行异常预警”于一体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各类能源报表自动生成,昔日耗时费力的人工抄表、手工计量成为历史,能源管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新阶段。
绿色环保同样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依托强大的大数据平台,方大萍安钢铁开发了安源生产区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环保哨兵”,通过遍布各处的监测设备,对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以及清洁运输等情况进行全天候的实时智能化监控、分析与治理,确保企业的多项排放指标达到国家超低排放要求。
智能产线:从“制造”到“智造”
走进方大萍安钢铁安源轧钢厂高线车间,两台挂牌机器人协同作业,通过光纤信号精准扫描定位,从盘卷运输、称重计量到标牌制作、自动挂牌,全流程自动化。在棒线车间,焊牌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取牌、取钉、焊牌一气呵成,一个班次可以完成焊牌500余次,准确率达到100%。在金工站,一道道耀眼的弧光中,焊接机器人轻松焊接高质量、高精度的各类工件。
“电焊是一门技术活。过去是人工焊接,受环境影响,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现在只要会输入指令就行。机器人不仅干得又快又好,整体效率还提升了70%以上。”从传统电焊工成功转型为“机器人监控员”的胡笑咏笑着说道。
“十四五”期间,这样充满科技感的“智变”场景,在方大萍安钢铁各个生产环节已是遍地开花。
在轧钢工序,引进的数控激光加工设备为轧辊表面熔覆耐磨涂层,让轧辊耐磨性提升24%,使用寿命延长23%。在炼钢工序,应用智能冶炼模型,使出钢时间准确率从52.1%提升至61.7%,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约600万元。在动力系统,实施的安源生产区燃气发电锅炉、高炉热风炉、高棒加热炉智能优化燃烧项目,一年可节省高炉煤气约3200万立方米。在原料场,安源生产区原料大棚内配备的微米级智能型超细雾炮,精准捕捉空气中的细微粉尘,实现“智慧降尘”……
智慧物流体系同样亮眼。随着智能物料管理系统上线,2万多种物资实现“码”上办理。备件管理员只需手机扫码,几分钟即可完成物料查询、申领、出库流程。在厂内铁路线上,道口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可视化远程集中控制,安全与效率同步提升,曾经的扳道工“变身”信号工,坐在操作室内通过电脑便能高效完成列车调度。首例投运的散料堆场智能料场平台,将HMI技术与3D虚拟交互技术相融合,实现数字化管理、无人化作业。GPS在途跟踪系统,实现对运输载具的高精度实时追踪和异常停留分析,调度效率大幅提升。
创新基因:从“单点突破”到“全员参与”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与设备的升级,更是企业创新文化的重塑。方大萍安钢铁搭建“科研攻关+岗位实践”平台,鼓励员工从“生产者”转变为“创新者”。“十四五”期间,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费用,推动设备智能化改造及自主开发信息化项目落地,不断夯实智能制造的技术根基。五年间,员工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超过1.5万条,完成小改小革超千项。一个个智能化成果串联成链,使企业生产流程更高效、管理更精细、响应更敏捷。
“科技创新没有终点,今后我们还会引进更多的新设备、新技术,开发更多的智能系统,让科技为生产赋能。”方大萍安钢铁投资发展部部长兼大数据中心主任李庆华表示。
钢铁,是工业的脊梁;智慧,是转型的引擎。回望“十四五”,方大萍安钢铁将科技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血脉,塑造出全新的智慧生产模式,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面对“十五五”规划新一轮发展,方大萍安钢铁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道路上持续迈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李婀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