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手搭建“格子间”
自疫情爆发以来,重机分公司实行分餐制,厂里职工在休息室用工作餐。员工在休息室中用餐,每个人间隔的不远,为降低用餐时间因无防护措施造成群体感染的风险,基层单位就地取材,利用焊丝包装盒,制作简易隔断罩。女工冯瑛和同事接到这个命令,马上行动,为了达到一个人在里面吃饭不憋又能有效隔段的效果,她俩反复实验比对效果,尝试各种方案,最终才一致选定用两个焊丝盒组成的隔断罩样式,并按照桌面大小每个工作餐桌放了4-6个隔离罩。这样保证了每位员工在用餐时都能舒适,安全的用餐。在完成全部隔离罩的制作安装后,认真的对每个隔断都做好了消毒工作。对她们而言革命尚未成功,现在乃至疫情结束前她们的每天坚守岗位的同时还牺牲了午休时间对每个隔断进行细致的消毒,是她们用耐心和责任心把疫情区隔在工业园之外。
小心思解决大问题
复工之后,女工唐雅每天都要在厂里巡查材料,看见有工人取下口罩,总要不厌其烦的提醒他们把口罩带上,同事们总是说这样戴口罩耳朵太疼了。确实,防尘口罩为了防止漏气皮筋拉的很紧,戴在耳朵上人人都变成了“招风耳”,时间久了即使取下口罩耳朵依然很疼。唐雅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在巡查材料时,看见垃圾箱里面有很多废弃的焊丝头,灵机一动,把焊丝拿出来用钢丝钳一边弯了一个钩子,从头后把口罩的皮筋拉上,这样皮筋不用挂在耳朵上,耳朵解放了,也不疼了。同事们纷纷效仿,还学会举一反三,把安全帽两边也做两个小钩子,这样口罩戴的更紧实了,耳朵也不疼了。大伙都夸唐雅真聪明。女工们就是这样用她们的细心、巧手,在平凡中创造美好。
热心执勤的“邓护士”
每天午餐后都要进行列队测量体温。女工邓东娣主动请缨,每天提前去把体温枪拿来,仔细的测量,认真的记录,做起来一丝不苟。在使用耳温的枪的时候,她还会细心的拿来酒精棉球,每个人测完都会消毒后才进行下一个测量,同事们都亲切的叫她“邓护士”。她总是笑眯眯的应着,手上却一刻不闲着,用女工特有的细心点为灰色的疫情期间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
平凡坚守的消毒工
疫情隔离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隔离不了邱英对工作和企业的热爱。面对新冠疫情,大家都宅在家里减少外出,也正好与家人共享天伦。作为家庭主妇的她,丈夫身体不好,孩子上大学常年在外,她也好想在家陪陪儿子和丈夫,但是认真负责的她放不下手头的工作。
为保障宝钢备件维修正常供应,正月初三起,她放弃休假,直面疫情的恐惧,参与到备件维修工作中。春节七天假期她参与4次紧急抢修,保障了宝钢修复备件供应。为打好防疫阻击战,她牺牲休息时间主动承担起作业区三室、厂部会议室、通道等公共区域消毒工作,保障疫情期间员工工作、生活环境的安全。为不影响其他员工,她每天早上提前1个小时赶到单位对三室和公共区域进行清扫、消毒。每天中午员工用餐、休整后,她又立即进行二次清扫、消毒工作。忙完这些随即投入到车间工作中去。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困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平凡中坚守映射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
她们是中冶宝钢工业园中女工们的缩影,和她们一样还有更多的女工都默默坚守在本职岗位的同时,尽力为工业园内的防疫做出贡献,虽然柔弱却在严防疫情的一线努力绽放,用爱心、巧心,温暖人心。她们用她们的聪明才智,用她们独有的细心守护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区域。
疫情防控事关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工复产关乎公司大局和队伍稳定。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上,女工们正在用她们的细心、巧思、责任心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中冶宝钢 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