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鸿
3月16日,在河钢宣钢二钢轧厂棒材作业一区冷床边,技术组组长路赛华戴着口罩,拿着测温抢,聚精会神地检测每一支螺纹钢的温度。测温仪上调动的红色数据使他信心满满。
路赛华的信心不是没有来由的。春天来临,基建施工项目复工复产,河钢宣钢二钢轧厂全面落实河钢集团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河钢宣钢公司的要求,以“拥抱用户”为思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接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下好“先手棋”,行动上必须得快人一步。
路赛华通过微信联系大客户经理,与用户沟通并收集信息,研究需求,延伸服务。在整理用户信息时,他发现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在即,施工项目由四车道拓宽至八车道。拓宽的钢筋水泥垫层,硬化后变形小,恢复标准高,能加强交通建设,进一步提高效率。
“变形小、标准高”这是对Φ12毫米螺纹钢延伸率的要求,更是螺纹钢控冷工艺标准要求。如何满足用户工程建设的特殊需求,路赛华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冷工艺进行研究,制订出了“阶梯控冷标准”的“先手棋”,满足用户施工需求。
“这是一个贴心的生产工艺方案,行动快,标准高,力求好。”在路赛华的介绍中了解到“先手棋的绝杀招”,加热温度1050摄氏度,轧后温度900摄氏度,上冷床温度550摄氏度,剪切温度360摄氏度,全过程精准控制,满足变形小的需求。
除此之外,他们精准把用户自己的标准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加热炉喷薄而出地红色,在轧线的穿行中逐渐改变,由赤红变成红色,由大红变成浅红,由浅红变成暗红,由暗红变成灰色
“颜色变化实际就是一个温度变化过程,温度越低,颜色越暗。”路赛华解释。一支支螺纹钢,在冷床上的移动整齐排列,路赛华认真地测量螺纹钢在冷床上的温度。
“先手棋”能否又快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3月17日的产品性能检测给出了答案:螺纹钢最大伸长率达到9%,完全符合施工需求,用户已与河钢宣钢签订了3000吨产品的订单。
《中国冶金报》(2020年03月24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