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佩生 通讯员 曾红雨
5月26日,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团委举办主题团日活动暨“十佳青年”成长故事访谈,今年被授予“湘钢十佳青年”称号的动力厂超高压余热发电车间化水班班长唐铭明,讲述了她带领班组姐妹遵循“以奋斗者为本”的湘钢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二次能源综合利用发电创效的大舞台战胜“小我”,成就“大我”的艰难历程。2019年,化水班荣获“湖南省五一巾帼奖状”和“湖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立足新岗齐奋斗
钢铁企业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煤气用于发电,这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2013年和2014年,华菱湘钢先后建成投产两套13.5万千瓦超高压高温煤气发电机组。高度纯净的除盐水是确保机组正常运行的“血液”。煤气经过燃烧转换为热能,水经过加热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发电,因此,除盐水被称为发电机组的“血液”,水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机组能否正常运行。化水班担负着制水以及对水和蒸汽品质进行监督检验的重任。
2012年底,19名女职工组建了动力厂超高压余热发电车间化水班。她们80%来自湘钢机关部室的管理岗位,由于企业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压缩机关人员而分流。从管理人员转换身份变为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大家难免有心理落差,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设备操作技能的积极性也不高,化水班成为了“老大难”班组。
从销售部转岗过来的班长兰红,对班组状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与每位姐妹谈心沟通,启发大家:身份转换是人生新的起点。我们这些从管理岗位过来的,更需要干出个样子来,证明自身实力。奋斗,才有希望。兰红与班员们共商如何搞好班组管理,大家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互相鼓励。
在兰红的带领下,化水班姐妹们积极投入专业学习,每次两小时课程总是因为提问踊跃而大大延长;每人都制作了学习卡片,多看多记,互相抽查;前往长沙电力学院、西安秦岭发电厂培训实习,提高电力专业素养。除了岗位必须的化学分析工证,大家还追求一专多能,把取证范围扩大到水处理工、锅炉特种作业、电工等相关职业证书,全班拿到的证书达到120多个,多人在公司职业技能大赛上名列前茅。2015年3月份,化水班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被评为湘潭市女职工“芙蓉标兵岗”。
薪火传承保顺行
2016年,湘钢再次推进减员压编,化水班从19人减少到12人。兰红响应号召,主动申请离岗退养,告别化水班。她叮嘱接任班长的唐铭明:“今后班里人手更少,任务更重,一定要带好队伍。”
怎样才能不辜负老班长的嘱托?唐铭明的思路是把每位班员的优点放大了去看,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缺点要缩小了去看。用她的话说:“人无完人。班长的第一职责就是带领大家不懈努力,不断进步。”唐铭明向全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不仅能熟练地使用化水设备,还要主动参与设备维护和检修,通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来增加发电量。在她的带动下,化水班2019年开展自主检修300余项,200多个设备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40多条合理化建设采纳实施。
2017年9月份,除盐水硬度大大超标,磷酸根异常消失,不及时处置就会酿成重大设备事故。而停机检修需要的时间较长,将严重影响发电量。化水班姐妹全体动员,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措施为机组保驾护航,连续奋战了18个月,确保了设备稳定运行,关键指标终于回归正常,避免损失359.28万元。
“造血女神”创纪录
湘钢这两套超高压高温煤气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22.5亿千瓦时,不光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省外购电费用14亿多元,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万吨,湘钢从此进入煤气“零排放”时代,国内多家钢厂前来考察并跟进建设。
这些年来,化水班一直保持着除盐水达标率100%、蒸汽和水质监督化验指标准确率100%、净化设备出力率全年合格、设备运行零事故、安全生产零事故等多项纪录,成为两套机组实现高效发电的有力保障,人称“造血女神”。
作为钢铁企业二次能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创效的标志项目,湘钢超高压高温煤气发电项目经常有上级领导、各界来宾、社会公众视察、参观。每当此时,化水班的姐妹们都是格外自豪。当年,从管理人员分流转岗为一线工人,这个职业转身无疑要经受痛苦,但她们勇敢地再次出发,用奋斗去创造了华丽的乐章。
《中国冶金报》(2020年06月16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