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梦曦
7月16日,入伏第一天,热浪袭人。当人们在相互讨论如何避暑的时候,河钢唐钢一钢轧厂的炼钢工们却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与高温进行着斗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降本攻关更“燃”。
成本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贯彻落实集团2020年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厂部高度重视成本管控工作,将降成本工作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转炉是成本消耗大户,该厂从源头管控,积极开展对标工作、优化生产工艺,牢牢守住成本优势。
8:30,主控工王国庆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脑显示器,右手握着鼠标,时不时在屏幕上点击一下。“现在正在冶炼的SPHC钢种,由于我们持续开展降耗攻关,生产工艺得到了优化,针对此品种采用硅脱氧工艺,每炉需要加入一定量硅铁,降低钢砂铝用量,从而降低铝耗成本。”王国庆说道。
8:46,在1号炉炉后平台,正在等待出钢的合金工刘鹏飞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观察炉况。“出钢了,出钢了!”平台上的大喇叭传出指令,刘鹏飞凝神聚力。当钢水出钢量达到钢包四分之一时,他三步并作两步,拎起一带硅铁合金料,顺着加料口精准投入,接着是第2袋、第3袋,直至他按照操作标准将全部加入。他摘下厚厚的手套,伸手抹掉顺着帽檐流下的汗珠,而此时,转炉炉后平台测温计显示55摄氏度。他解释说:“冶炼这个钢种对硅含量要求严格,作为合金工我们严格按照规程控制合金加入时机和顺序,温度再高我们也禁得起‘烤验’。”
9:40,“拉碳了,准备测温取样。”转炉平台上传来了主控工王国庆的声音。炼钢工李伟接收到指令戴上安全帽和口罩快步走出主控室来到炉门前,炉门里,是1650摄氏度的钢水,炉门外也有接近60摄氏度。李伟顶着高温,拿起一根3米多长的测温枪向沸腾的钢水中扎去,下意识地将头转向另一侧,并用厚厚的手套将面部挡住。测温取样、加料、挡渣,汗水顺着帽檐、口罩边往下淌,都顾不上擦拭一下,动作一气呵成。
再高的温度都不能阻挡降耗攻关的脚步。15分钟后,检验结果出来了,钢水成分全部合格。
《中国冶金报》(2020年07月29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