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让精品钢轨铺设在广袤大地上
——记河钢邯钢一炼钢厂共产党员唐旭阳

2020-09-04 08:40:00

  本报记者 吴兆军 通讯员 贾泽昊
  面对1500摄氏度以上的钢水,他用手套遮住刺眼的光线,快速拿起取样器,取出一个钢样。虽然他这一系列动作都很娴熟,但是汗水早已浸透了工装——这,就是河钢邯钢一炼钢厂共产党员、青年炼钢工唐旭阳的一个平凡的工作场景。从炉前工做起的他,仅用3年多时间就熟练掌握了炼钢技能。
  要当最好的炼钢工
  “我爷爷从事炼铁工作,父亲也是先到炼铁厂后到工会工作,当我小时候看到熊熊炉火时,就喜欢上了冶炼,决心长大后要当个炼钢工,来报效邯钢。”唐旭阳说。
  2015年,唐旭阳大学毕业后来到河钢邯钢一炼钢厂。“我要努力学习技能,当最好的炼钢工。”唐旭阳信心满满,要把夙愿变成现实。
  “炼钢工是一个技术活儿,没有六七年的操作实践和技术积累,很难得心应手。”唐旭阳的师傅王嘉斌介绍。
  自此之后,转炉前、炉火旁、操作室就成了唐旭阳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在这一批年轻人中,旭阳是‘事’最多的一个,总是跟在我屁股后面问个不停,直到弄懂了才罢休。” 王嘉斌笑着说。
  在一次冶炼过程中,检测钢水成分的副枪发生故障,不能检测冶炼终点成分,这让唐旭阳慌了神,“没有副枪,就好比打枪没了靶子,心里没有底啊。”
  唐旭阳急忙请教一旁的师傅,师傅说:“其实我学炼钢的时候都是通过观察火焰来判断温度和成分的,副枪自动检测成分是好,但要学会用肉眼判断一炉钢炼成什么样,才算是真正的好炼钢工。”
  唐旭阳牢记这句话,学着用肉眼判断温度和成分参数,很用心地在小本子上记下各个钢种的特征和对应火焰。经过数千次的悉心观察,他练就了一双看钢水温度的“火眼金睛”。
  8月7日,3号转炉前,通红的钢水把唐旭阳胸前的党徽映照得闪闪发光。“这炉钢的温度感觉有1590摄氏度。”他在对讲机里问。
  “测温器显示1593摄氏度。小唐,你看钢水温度的眼力差不多了。”师傅在对讲机里欣喜地回答。
  关键时刻顶得上
  今年初以来,河钢邯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倾力生产百米重轨高端产品,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复工复产用钢单位的增加,河钢邯钢重轨钢的订单逐渐增多。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满足客户需求,成为该公司关注的重点。为了确保百米高速轨和重轨的钢水高质量,唐旭阳暗暗地与高质量钢水较上了劲。
  8月13日,一批高速轨订单的钢水冶炼正在紧张进行。“对于炼钢来说,加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选择正确的时机,才能把成分控制在完美的区间内。”唐旭阳介绍说。
  冶炼U75V重轨钢,唐旭阳在对讲机内通知操枪工加合金料时,发现加入的炼钢原料结成了坨。“结坨的合金料会影响吸收率,有可能造成成分误判乃至降级。”
  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他想到了让重轨产品指标再提升的方法:快速统计加料数据,以秒为单位估算可以调整的区间,从而保证钢水成分的稳定。
  在以后冶炼钢轨产品时,唐旭阳不断摸索调整加料顺序和加料量,探索出了一套针对重轨钢冶炼的最佳加料模型,为下道轧制工序提供了良好的铸坯原料。
  “知道我们生产的2万多吨350千米/小时百米高速轨用到国家铁路工程——鲁南高铁时,一种钢铁工人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唐旭阳说。
  精细化操作流程要丝毫不差
  唐旭阳的座右铭是:一心让精品钢轨铺设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为保证产品质量,他有时会因为一些操作细节和老师傅们“争吵”起来。
  “不行,必须执行精细化操作流程,差一点儿都不行!”日前,在生产调度室内,唐旭阳和值班长起了争执。
  原来,重轨钢的冶炼准备环节十分严谨,钢包还没有烘烤至规定温度,值班长就急着按列车时刻表开始组织生产。
  “我炼的钢最后是要承载生命安全的,生产环节哪一个不符合标准,这钢我都不能炼!”唐旭阳倔强地说。
  1月~7月份,唐旭阳带领班组冶炼的重轨钢终点拉碳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温度合格率在98%以上、产品一次合格率均超九成。
  《中国冶金报》(2020年09月04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