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巧打组合拳 成本连连降
——攀钢钒冷轧厂普冷作业区降本增效小记

2020-12-22 08:51:00

  本报通讯员 何周阳

  今年初以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鞍钢集团攀钢钒冷轧厂普冷作业区两眼向内,以增产、提质为重点,强化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多角度挖潜增效,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转变思想祛“心病”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燃动力成本比去年每吨降低了6.22元。看来‘罩式炉加热延时’效果挺好的!”
  “那真是太好了!这回放心了,之前我们还一直担心预期效果不理想呢。”
  10月28日,该作业区罩式炉操作室里,作业区职工们热烈地讨论罩式炉“加热延时时间”带来的降成本效果,一致表示还要不断地想办法对其进行优化,让罩式炉生产成本再降一降。
  据了解,燃动力成本主要来自罩式炉退火工序,约占该作业区生产成本的42%。罩式炉退火的一个生产周期包含加热、保温、冷却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班组。氢气、煤气等能源消耗一直由罩式炉4个班组分摊。这种吃“大锅饭”的状态,使班组的能耗控制意识较低,降成本积极性差,这也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
  针对这一难点,普冷作业区区域工程师叶开敏积极开展罩式炉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经过多次生产过程跟踪和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和控制程序,他掌握了测算钢卷加热延时时间的方法。叶开敏结合现有控制水平、设备状况和成本控制目标,创新建立了量化的、能统计的成本转换指标,并以此制订了班组能耗降本奖励制度。
  罩式炉丁班开始从思想上“破冰”、在行动上“突围”,认真落实好“罩式炉加热延时”制度,加强精细化操作,率先完成了能耗指标,因此拔得“头筹”,获得了作业区的嘉奖。在他们的示范下,其他3个班组也积极加入了降成本的阵营,一丝不苟地抓好措施落实。如今,罩式炉4班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故障处理更加积极主动,事事精打细算。
  牵住成本“牛鼻子”
  “普冷作业区的工序成本是普冷工序降成本的关键所在。”该作业区白班作业长李明湘说道。为调动全员参与提质增效的热情,李明湘和同事共同制订了“抓关键、带全面”的方案,激发技术骨干带头开展成本攻坚的热情,这就犹如牵住了成本这个“牛鼻子”,促进了该作业区工序成本的不断降低。
  叶开敏通过强化横向协作,大力提升生产效率。在平整机组上,有时操作人员一不小心输错数据,就会造成带钢切废量增加。针对此情况,叶开敏收集了详细的生产数据,与点检员密切交流磋商,提出生产技术改进要求。点检员根据叶开敏的思路,新编写了“防数据错误断带控制程序”并进行完善。程序投入运行后不仅降低了钢卷切废量和设备维修费用,还消除了因卷径、厚度等信息输入错误引发断带事故的隐患。
  冯楷荣是该作业区白班副作业长,也是技术带头人。他组建了“优化能源消耗”攻关队,针对罩式炉退火工序能源消耗高的问题开展攻关。冯楷荣和同事们对原料质量、工艺控制和钢卷表面质量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结合轧制油的挥发温度,重新设定了吹氢温度和优化了吹氢流量;精细计算配料,采取两罩连续配合生产模式,提高加热罩加热能力和装炉量。
  方法实施后,该作业区罩式炉吨钢氢气消耗大幅下降。产品占比达94%的CQ级钢卷每周期吹氢量降低了40平方米,同时较好地改善了氧化色缺陷,罩式炉机组的吨钢废品量多次完成指标。
  自主修复“废”变“宝”
  11月3日,该作业区设备点检员祝川汉和胡宇才,在罩式炉机组上,挨个检查加热罩上的烧嘴。他们发现有严重故障的烧嘴就立即拆下来,在一旁的工作台上进行修复:从甲烧嘴上拆下煤气电磁阀,装到乙烧嘴上;丁烧嘴的空气电磁阀不好用了,就把丙上的换过来。去年,他们这样“移花接木”式的维修烧嘴等备件,成功修复了多个加热罩,降低了该作业区罩式炉加热罩备件费用30万元。
  该作业区点检组对加热罩上的324个烧嘴及煤气电磁阀、空气电磁阀进行检测分类,将可利用的部件全部回收;对阀芯密封部分检查更换,清除阀体上的结垢,调整恢复烧嘴旋流盘、煤气管道、点火电极,还对加热罩内衬及煤气烧嘴区域高铝含镐砖进行专业维修,这大大降低了备件损耗。预计该作业区全年能减少罩式炉加热罩备件费用20余万元。
  作为实行“操检合一”设备管理模式的生产作业区,加强设备自主修复,是减少设备故障、保证机组稳定运行、降低维修成本的有效途径,也体现了一个作业区的精细管理水平。今年初,该作业区按照“经济、安全、精确”的设备管理方针,对27个罩式炉加热罩的检修、使用、管理等进行了专项安排,加大了自主修复力度,确保备件消耗进一步减少。
  《中国冶金报》(2020年12月22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