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董赛 张俊飞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每天与高温相伴的炼钢工们,湿漉漉的衣服是他们最显眼的标志。下面,就让笔者带领大家,去体验一下首钢京唐钢轧作业部炼钢工的一天,感受炼钢工的炉前“烤”验。
一提到炼钢作业区的田亚飞,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田”。老田炼钢确实有一套,在炼钢过程中,谁有啥难题找他准好使。老田爱帮助人,甘愿做幕后“指导”。
当天早上7时40分,生产班前会开始了。炼钢会议室内准备接班的丁班所有人齐刷刷地站起,喊着响亮的口号:“埋头实干,追求卓越!”口号声刚落,田亚飞就开始布置工作,并提示冶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环保、操作等重点内容。散会前,田亚飞还仔细观察了班组岗位人员的精神状态,看看是否都满足上岗条件。
8时整,班前会结束。田亚飞来到作业现场,详细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对重点岗位进行认真检查。笔者轻声问他:“炼钢工也要检查设备?”他说:“设备要是稳了,生产也就顺了。有一次,我在查看钢水车时,发现电缆转筒不转了,电缆正在拖地使用,存在电缆损坏风险,便立即联系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幸好抢修及时,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任何小问题都可能导致大事故发生,检查设备必须做到严谨细致。”说完后,他来到炉前仔细查看每座转炉的炉况。
10时整,老田对转炉进行测厚。日班作业长王星向他走来,说:“6号转炉这几天炉况一直不好,今天必须把炉况稳定好。”老田没说话,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大家知道,他在琢磨呢,这是他的一贯作风。过了一会儿,他径直走向生产调度室,选取补炉时间窗口。冶炼完第二炉钢后,他指挥大家准备一包补炉料,先对转炉出钢一侧进行修补,然后用手投料,进行点对点精准投补。老田站在炉前平台上,指着红彤彤的炉膛说:“炉况不好,多半是溅渣效果不好,溅渣不好多半是因为出不净钢。如果转炉出钢一侧平整了,钢水不会滞留在炉内,溅渣效果就会好,炉况也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良性循环。炉子和人一样,‘生了病’得‘三分治、七分养’。”
转炉中的铁水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每隔十几分钟,炉口就转过来,这时温度非常高。田亚飞戴着防护眼镜、口罩和安全帽,穿着阻燃服和厚底鞋,戴着厚实的防热手套,站在炉前。不一会儿,汗水很快便打湿了他的后背。
人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打理完手里的活儿,老田一看表,已经11点30分了,他洗完手回到办公室准备吃饭。生产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决定了炼钢工的班中餐难以准时准点,田亚飞快速地吃着。炼钢工王东进来说:“老田,别着急,慢点吃,我帮你盯着点。”即便这样,老田还是用了不到5分钟就把饭吃完了。用这种速度吃饭,对于他来说是常事。紧接着,他又来到炉前替换王东。对于田亚飞来说,炼钢转炉就像他的孩子,他时时刻刻关心转炉运行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孩子“不生病”。
15时整,赶上炼钢间隙,田亚飞回到办公室喝水。刚喝两口,摇炉工小利推门进来。原来,小利刚刚当上摇炉工,在摇炉出钢的时候合金总是熔化不好,试了几种方法效果都不太理想,想请教老田。出钢合金熔化是转炉出钢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要把四五吨合金完全加入钢水中并充分熔化,在这期间,摇炉工要调整下料溜槽的角度,调节钢水底吹的大小,不仅考验摇炉工眼和手的配合,还考验其应变能力。老田放下水杯,急匆匆地来到炉后。看小利加完全部合金后,他凑到窥视孔观察沸腾的钢包,摇了摇头说:“下炉出钢听我讲。”小利熟练地旋着按钮,操作台上的指示灯一排排亮起来。田亚飞一声令下,转炉缓缓摇下,炽热的钢液从出钢口奔涌而出,就像一条红色巨蟒,冲入钢包。
“左面溜槽往里转一点,右面的溜槽开到位。不要动了,好,再往上抬一点。”老田站在小利身后说。此时,合金顺着溜槽冲入滚滚的钢液,小利按照老田的指示在操作台上来回调整按钮。2分钟的加料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临近出钢结束时,老田慢慢走出操作室。可想而知,老田的指导,让小利茅塞顿开。这下,老田又有了一个新称呼——田指导。
16时整,田亚飞回到主控室,注视着眼前一排排的监控屏幕。此时,屋内屋外井然有序。在现场工作了一天,他的工作服一直都是湿漉漉的。他打趣说:“这样凉快。”他拿出随身装着的、已有些潮湿的笔记本记录着这一天班上的事情。交班时间一点点临近,他的小本子也记得满满的。
17时30分,班车停靠在厂房外的站点上,上夜班的工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马路行走。田亚飞就一天的生产情况、生产质量、产品品种、安全注意事项、设备运行情况等进行了交接。他终于可以安心下班了。坐上班车,他拨通了爱人的电话:“不用惦记我,我挺好的。你和孩子还好吧?”受疫情影响,田亚飞已经2个多月没有回北京的家了。简短的通话让他安心和满足。田亚飞知道,家人需要他,工作更需要他。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车子行驶中,摇下车窗,一阵阵海风吹得人格外凉爽;车里,几个人讨论着一天的工作,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
炉内炼钢,炉外“炼”人。正是有了一大批像田亚飞一样扎根一线的炼钢工,才保证了生产指标良好、产线运行顺稳。
《中国冶金报》(2022年6月28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