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会杰 朱敬滨
去年,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铁事业部牢固树立向质量管控要效益的工作理念,聚焦成本管控中心工作,瞄准烧结成本管控痛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促进烧结矿产质量提升、烧结生产成本降低。去年11月份,该部烧结矿成本环比降低44.19元/吨。
强化混配料管理 促烧结矿质量改善
“混匀矿各仓下料正常,圆盘给料机运转正常……”2022年12月12日上午,该部烧结作业区日班作业长王静在现场检查完各生产环节设备运转情况后,迅速将检查结果反馈至作业区微信工作群中。
产品质量稳定是产线提产提效的前提。该部烧结作业区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重点加强混配料质量管理,确保烧结矿质量长期稳定。混配料工序作为烧结生产的源头工序,对稳定烧结生产过程、保证烧结矿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王静带领混配料工序生产技术人员深入开展混合料均匀混合攻关,通过对混合机和制粒机的加水喷嘴实施改造,改善混合料的制粒效果;加大对污泥用量、白灰消化温度等工艺参数运行情况的检查跟踪力度,提升产线生产过程稳定性,使混合料粒度达到标准,为确保烧结矿质量稳定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为了提升混合料配料精度,该部从源头做好质量监控,修订完善混合料配料标准,制订物料换堆预案。同时,他们对配料系统圆盘给料机实施改造,提高圆盘给料机作业效率,促进混合料配料精度大幅提升,为确保烧结矿质量稳定、理化性能符合标准提供有力支撑。去年11月份,该部烧结矿碱度稳定率达100%,环比增长2%。
优化点火工艺 稳定烧结生产过程
“煤气上调2%、空气下调3%后,点火温度目测1150摄氏度,符合生产工艺控制标准……”2022年12月7日上午,在该部烧结机作业现场,烧结作业区副作业长郝建海用工具掀开料面,一边查看烧结矿表层点火效果,一边拿着对讲机和中控室沟通。
点火温度是烧结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点火炉内点火温度控制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烧结生产过程稳定和烧结矿表层质量。
“从布料、调火、观察机尾断面红层,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在与‘火’打交道,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操作,才能确保烧结生产长周期稳定顺行。”在多年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郝建海深知精确控制点火温度的重要性。郝建海根据烧结矿表层火焰颜色细致判断空燃比和点火温度是否科学合理,针对参数异常情况,及时指导岗位职工,制订并落实改善措施,全力保证烧结料面点火效果稳定良好。他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联合自动化人员优化自动点火程序,该程序投用后将空燃比调整由人工调节改为自动调节,实现对点火温度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改善点火效果,提高了烧结生产过程稳定性,为促进烧结矿提产提质打下良好基础。去年11月份,该部共生产烧结矿73.14万吨,环比增加3.93万吨。
改造皮带溜槽 确保成品矿高效运输
“我认为将溜槽下料口宽度加大10厘米,可以杜绝溜槽堵料,进一步保证成品矿安全运输……”2022年12月9日上午,在该部烧结作业区成品区域,操作专家曹俊正在现场同岗位人员商讨设备改造方案。
良好的设备状态是保证生产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烧结作业区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岗位巡检和专业点检,实施设备优化改造,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努力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成品工序是烧结生产的最末一道工序,将成品矿按照粒级分类安全运输是成品工序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一次日常设备点检过程中,曹俊发现成品区域的皮带机溜槽普遍存在磨损加快、维修周期缩短等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检修费用,还会影响生产效率。他通过深入现场调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查找问题原因,最终确定皮带机溜槽磨损是由于运输过程中成品矿下落进入溜槽的冲击力较大所导致。曹俊联合成品区域业务骨干共同讨论,经过反复论证,决定设计制作一种设有物料缓冲平台的皮带机溜槽。这样能够使成品矿均匀下落至溜槽,有效缓解成品矿对溜槽内壁的冲击,从而避免出现下料不畅堵料现象。成品区域皮带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皮带,主要负责为高炉输送入炉烧结矿。为不影响高炉生产,该部烧结作业区积极与高炉作业区对接,将皮带机溜槽改造工作与高炉定修同步进行。此外,他们还充分利用废弃铁轨等废旧备件进行修废利旧。物料缓冲平台制作完成后,经现场试验,效果良好,皮带机溜槽维修周期由原来的1个月延长至3个月。随后,该项改造在成品区域所有皮带机上进行推广,经测算,年可节省备件费用100余万元。
《中国冶金报》(2023年01月1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