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几十年的传统有多难,不言而喻。但鄂城钢铁炼钢厂这群员工就做到了,他们创下行业快换中包无引流盆开浇首例。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5月3日早班,炼钢厂1#连铸机正在做开浇准备,
机长杨之军在工艺群里说道
开浇垫引流盆的石棉布库存紧!
机长谈正军回应
在回货路上!
虽然只是简短的工作信息反馈,但怎样才能解决石棉布的损耗量咧?谈正军又在心里细细琢磨了起来。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石棉布,谈正军算过一笔账:每次做浇次引流盆需垫350*250*2.5mm石棉布18-20块/每流,每月需消耗石棉布10000块,引流盆10个,仅耐材消耗每年就是几十万元。同时开浇后收集引流盆及清理废钢渣不仅存在安全风险,也增加了铸机人员的工作量。
这样耗财耗力的传统开浇模式,为什么不能改变呢?
说干就干!连铸工艺创新小组马上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创新攻关。他们发现:连铸机开浇一直使用的是引流盆开浇模式,打破这种传统的开浇模式,必须防范因引流砂过多,开浇后形成卷渣而造成的漏钢事故的发生。严格控制中包上水口填砂量是所有环节中的关键所在。找准了关键点,小组成员分别制定了多套解决方案进行验证。讨论、验证、再讨论、再验证,经过一个多月战高温反复实验模拟比对,最终确定了快换中包无引流盆开浇模式的可行方案。
为确保安全、生产、质量受控,创新小组成员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在相关技术人员的严格督导下,由生产节奏不太饱满的1#连铸机开始试行,慢慢摸索、小心推进。1个流、2个流……7个流;1#机三班、4#机二班、4#机一班…… 直至6月16日连续10次开浇7个流成功率100% ,快换中包无引流盆开浇模式终于成功了!
此项先进操作法不仅解决了安全风险及钢水损耗和石棉布、渣盆消耗问题,还减轻了岗位职工的劳动强度,每年节约辅材消耗约60万元。
近50年的传统开浇模式,在公司全员岗位创新实践的浪潮中,被一群敢想敢做的连铸人刷新高度,创下行业快换中包无引流盆开浇首例。他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重在实践,用自己的实践行动充分践行“三个极致”,为鄂城钢铁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徐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