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千里驰援显大爱 雪中送炭暖人心
——方大九钢运送援藏抗震救灾物资侧记

2025-02-28 10:50:00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1月7日当天,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紧急安排部署,通过日喀则市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赠2000万元现金和价值1000万元的食品、饮料、过冬棉服、基础衣物等救援物资,用于应急救援、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一线救援人员支持和灾后重建工作。方大集团旗下九江钢铁员工房荣和众多方大企业人员一起,连夜组织运送物资,紧急驰援西藏。

  怀着对灾区群众的惦记和牵挂,2月26日,房甲荣拨通了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锡钦乡书记李正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藏族同胞激动的声音:“挺好的,感谢你们的关心,我们的生活都恢复得很好……”从企业所在地到西藏,方大集团的爱心跨越千山万水,为雪域高原带去了温暖与希望,生动诠释了方大的责任与担当。

  与时间赛跑,连夜调配救灾物资

  “这是与时间赛跑,必须争分夺秒把物资送到受灾群众身边!”在九江钢铁驻甘肃东乡的乡村振兴企业会议室里,负责运送九江钢铁该部分物资的负责人房甲荣斩钉截铁地说。1月7日,在接到运送捐赠物资的任务后,企业第一时间迅速行动。

  

  图片说明:房甲荣正在紧急安排装载物资

 

  九江钢铁驻甘肃东乡乡村振兴企业工作人员立刻行动,紧急调配12080件防寒大衣。

  1月8日清晨,天刚亮,装车工作就热火朝天地展开。“大家加把劲,动作快一点,灾区人民正等着呢!”现场指挥人员大喊。工作人员顾不上喝水,手脚麻利地搬运着大衣。

  

  图片说明:捐赠物资整装待发

 

  为确保物资安全及时送达,方大钢公司员工房甲荣钟轲邬远军等人主动请缨随车押运。按照集团安排,1月8日18:00,率先完成捐赠物资装载的4辆车准时出发。

  1月9日凌晨1点,经过连续近20个小时的奋战,最后一辆满载希望的货车也终于完成装载,踏上征程。

  车队一路向西,从甘肃达板镇出发,穿越广袤的青海大地,朝着昆仑山、五道梁、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等地进发。随着海拔不断攀升,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不断向车队发起挑战。

  与风雪搏斗,千里驰援担当

  五道梁是车队运送物资途中的重要关口,地域环境极其恶劣。当车队抵达五道梁时,狂风呼啸,暴雪如注。司机紧握着方向盘,眼睛瞪得滚圆,试图在模糊的视野中辨认道路,他颤抖着说:“这风雪太大了,能见度太低了,太危险了!”但为了不耽误行程,大家相互打气,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小心翼翼地在风雪中艰难前行。

  1月10日凌晨0:30,经过唐古拉山时,押车人员房甲荣因严重高原反应身体亮起“红灯”。他头疼欲裂,嘴唇乌黑干裂,整个人虚弱地瘫坐在座位上。“这是高原反应了”,司机见状心急如焚。他是经常性西藏的运输老司机,凭借对路线的熟悉,迅速找到附近一家提供吸氧服务的宾馆。经过4个小时的吸氧治疗,房甲荣稍有恢复,便立即通知司机:“不能再耽搁了,灾区群众还在等着物资,咱们赶紧整队出发!”

  然而,考验并未结束。当行驶至安多县境内高速时,极寒天气给他们带来了新的难题。车号为赣C0P638的货车油管被冻住,无法正常加油。“这可怎么办,时间紧迫啊!”大家心里顿时焦急起来。房甲荣强忍着身体不适,和司机一起迅速展开抢修。他们先是尝试用热水浇灌油管,可收效甚微。就在大家心急如焚时,房甲荣灵机一动,从车上翻出备用的保暖材料,试图包裹油管解冻。同时,他们向高速交警紧急求助,得知车上是救灾物资,交警迅速赶来支援,经过40多分钟的紧张抢修,货车终于发出了欢快的轰鸣声,继续向西进发。

  1月12日傍晚,历经4天3晚的艰难跋涉,车队终于顺利抵达西藏日喀则红十字会指定地点。当货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的那一刻,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位藏族村干部激动地走上前,紧紧握住押运人员的手,热泪盈眶:“扎西德勒!感谢您们带来了救命物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份恩情!”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谢谢你们,让孩子们能在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图片说明:捐赠物资成功运抵灾区 连夜卸货

 

  千里驰援,运送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爱心与责任的传递。方大人用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恶劣的环境中开辟出一条温暖之路,为西藏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与力量,生动诠释了方大集团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大爱之歌。

  近年来,辽宁方大集团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企业宗旨,用于开展公益慈善事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等捐款和投入资金累计超过55亿元,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张尧 房甲荣)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