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改造既是钢铁企业突破环保“生死线”的生存之战,更是抢占绿色转型“生命线”的发展之役。在炼钢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战场上,有这样一支队伍——“超低排项目突击队”,他们盯现场、啃方案,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冲锋陷阵”的炼钢人精神,向着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奋力冲刺。
在超低排项目推进天天读会议上,一张张超低排改造进度表被红笔圈得密密麻麻。重庆钢铁公司炼钢厂厂长助理胡昌志作为多个超低排项目的牵头人,他和团队成员已连续1个多月扎根现场,在办公室、项目现场之间来回奔波。
“项目早一天通过验收,既是对我们日夜奋战的最好回馈,也是对我们团队高效协作的有力证明!”胡昌志的话道出了所有炼钢人的心声。
在这场攻坚战中,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到年轻的技术骨干,无人退缩。检修班组的老王,在设备改造期间,长期扎根一线,只为确保除尘设备的每一个部件都精准安装;中控室的操作人员,时刻紧盯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数据异常,用敏锐的洞察力守护着生产顺行。
“除尘风机振动异常!”深夜11点的紧急呼叫,打破了厂区的宁静。公辅车间技术员李美扔下刚泡好的方便面,第一时间来到现场。经过6小时的连续排查,团队终于发现传感器因安装角度偏差,误将轴向振动信号混入径向监测数据,导致系统误报异常振幅。
当晨曦洒向厂房时,故障顺利排除,李美的工作日志上又添了新的任务:今日完成优化监测点位布设。
这样争分夺秒的故事,在超低排放改造攻坚期每天都在上演。为验证一个参数,有人在除尘器内连续蹲守2小时;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有人主动请缨值班。就连新入职没几年的技术员,也迅速加入战斗,工作服被汗水浸透仍坚持记录完最后一组数据,他们用行动传承着炼钢精神。
炼钢厂“24小时响应机制”,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生产部门优化工艺流程,为项目推进筑牢坚实基础;安全环保部门加强监测,确保排放数据实时达标;后勤部门全力保障,为一线员工提供坚实的后盾,大家紧密协同,形成了推动超低排改造的强大攻坚合力。
那些趴在图纸上睡着的疲惫身影,那些满脸风尘却露出欣慰笑容的脸庞,都是这场攻坚战中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每一位炼钢人都是超低排放改造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卢娟、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