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的螺丝钉经过煤油浸泡后亮泽重新焕发;对报废设备拆检,二次利用;废旧物资经过改造,重获新生……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机电公司,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新风尚,点滴彰显对降本增效的不懈追求。
二季度,该公司立足实际,瞄准节支降耗关键点,巧打挖潜“增效牌”,成功将“紧日子”过成了“好日子”。
该公司聚焦工序链条,系统性推进技术创新。修订完善《修旧利废管理办法》,细化设备部件下线标准,优化修旧流程,强化正向激励,降低新备件和新材料的领用频次,精准控制成本。深入挖掘设备备件潜在价值,对回收材料进行“拆检-修复”,让大量废旧物资重获新生。积极推行“检修自主、修复自主”的作业模式,将技能考核纳入平日维修实践,有效提升成本节约意识和动手能力。截至目前,该公司零部件修复比例达到60%以上,实现降本与职工技能提升双赢。
“这些托辊是职工回收的,根据《回收复用奖励措施》,一个托辊奖励15元、一个轴承奖励5元……回收上来的物件经过修理整形,又能重新投入生产环节,发挥不小的价值。”该公司机械一工程部修旧利废小组负责人指着摆放整齐的材料说到。
同时,该公司通过工效挂钩、专项奖励等多维度考核机制,将经营压力层层传导,推行设备“包机制”,要求各工程部对产线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运转监测、日常维护等各个环节,并结合“月材料消耗报表”对物料消耗进行详细分析,逐一排查管理漏洞,确保在线设备使用率、可开动率均达到预计目标。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这样的理念下,维修职工每一次精准切割、每一次耐心调试,无不展现着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用汗水和智慧打造降本增效道路上的新风景。(赵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