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旭宏 通讯员 姚旭东 摄影报道
作为太钢集团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经济型不锈钢主任研究员的庄迎,自2013年从东北大学博士毕业后,怀揣“钢铁产业报国初心”入职太钢,始终坚守在高端不锈钢产品研发创新第一线,带头攻坚克难,聚焦行业瓶颈难题和关键共性技术,在实现关键材料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的路上追寻自己的创新梦。
她先后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宝武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三等奖1项、太钢科学技术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近年来,由她负责组织研发的高碳321不锈钢中板产品在性能与组织方面双重提高,高性能321中板产品国内市场独有,高性能321不锈钢卷板产品国内唯一一家满足出口要求。2024年,她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对产品特性和现场设备情况精准把控基础上,一次性成功开发了大单重321特厚板,最大单重28吨、最厚150毫米,产品各项性能远超标准要求,供货量超6000吨,创下全球同类型产品交付规模新纪录,使太钢321不锈钢产品持续保持国内市场的领军地位。

图为庄迎正检查试验完成的样板。

拿着从正式钢板上取回的试样,庄迎与同事探讨该如何将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让产品性能提升一个新高度。

新材料在研发期间总要经过数次热处理试验才能获得最佳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这小小的炉膛寄托着庄迎对材料开发成功的憧憬,每次打开,她内心都会有一点兴奋。

放试样、出试样,每一项新材料研发成功都可能要重复上述动作无数次。尽管很累,但想到创新成功后太钢又能增加一项新品种,庄迎说:“累也快乐着。”

用金相显微镜检测完后,庄迎再用扫描电镜检测继续确认产品有无其他有害的第二相。

从上班第一天开始,早出晚归便成了庄迎的工作习惯。12年来,太钢试验中心研发室成为她每天的必到点。
《中国冶金报》(2025年10月15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