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贾林海
9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产业培训基地”线上金属周活动如期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部副主任吴京晶、钢之家网站副总经理刘文鲁等分析人士围绕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现状、我国钢材市场运行态势等内容做出分析与预测。
吴京晶首先回顾了今年初以来我国钢材消费情况及铁矿石市场走势。他表示,从生产情况来看,今年初以来,国内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同比提高,热轧薄板成为产量同比增幅最大的钢材品种。从下游行业来看,房地产行业各项指标持续改善,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汽车、家电等行业产销形势不断转好,船舶、集装箱等行业持续低迷。从钢材实际消费量来看,今年1月~3月份属于低迷期。4月~8月份属于冲量期,预计9月~12月份属于平稳期;从钢材进出口形势来看,我国钢材贸易呈现“出口大幅下降、进口快速增长”的特点;从钢材库存来看,近期钢厂库存呈现波动趋势,总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从国内铁矿石供应来看,截至目前,澳大利亚矿进口占比超过60%,巴西矿进口占比明显下降,非主流矿进口占比有所回升。
“随着海外钢材需求不断恢复,预计短期内钢材出口量将继续回升。”吴京晶预测道,“同时,如果后期国内钢铁产量增幅减小,则铁矿石供应相对宽松;如果后期国内钢铁产量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叠加海外钢铁产能逐渐恢复,预计铁矿石供应将较为紧张。”
刘文鲁首先重申了此前钢之家网站董事长吴文章在第十六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针对下半年钢材市场走势的观点,主要有以下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速将达3.5%左右;钢铁产量释放接近极限,产能置换检查、蓝天保卫战收官等因素将抑制下半年钢铁产量增长;我国钢材出口受阻、进口增加的贸易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后期钢材进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亚洲地区;全球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上涨周期,主要经济体将继续通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针对第四季度钢材市场运行态势,刘文鲁认为:“第四季度,我国钢铁产量环比大概率将下降。”他从钢铁产能置换政策的征求意见稿与原办法的内容变化来分析:“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备案的钢铁产能项目,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项目符合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用地、产业政策和产能置换等要求。8月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召开2020年全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视频会议,对2020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重点工作及当前正在开展的督导检查工作进一步提出了要求。8月26日,河北省唐山市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暨大气污染防止攻坚战誓师大会。唐山地区环保政策及实际执行力度将对9月份乃至第四季度国内钢材市场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可以预计,产能置换检查将制约后期钢铁产量增长。叠加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等因素,钢铁产量环比大概率将下降。”
刘文鲁还认为,第四季度,我国钢材、钢坯进口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不大;全球钢铁原燃料市场将重回平衡状态,钢材制造成本将保持高位;国际钢铁产量将逐步回升,进而导致海外市场铁矿石及煤焦需求回升。同时,国内资金供应面将继续保持宽松,专项债将进入密集发行高峰期。据统计,2020年全年新增专项债限额达3.75万亿元。截至8月底,尚有8634亿元新增专项债未发行。按照今年地方专项债应于10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的要求,预计9月、10月份平均每月将有超过4300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发行;预计9月份钢价将震荡运行,第四季度钢价将呈“先涨后跌”态势。
最后,他特别提醒市场参与者需重点关注国内外钢铁产量变化、新冠肺炎疫情二次大流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美元及人民币汇率等影响市场行情的因素。
《中国冶金报》(2020年09月15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