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
9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015.4万吨,环比增加65.8万吨、增幅为6.9%,同比增加209.0万吨、增幅为25.9%;平均出口单价为719.6美元/吨,环比下降35.9美元/吨、降幅为4.8%,同比下降94.6美元/吨、降幅为11.6%。我国进口钢材55.4万吨,环比增加4.5万吨、增幅为8.8%,同比减少8.7万吨、降幅为13.6%;平均进口单价为1675.5美元/吨,环比下降65.5美元/吨、降幅为3.8%,同比上升43.5美元/吨、升幅为2.7%。
1月—9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8071.2万吨,同比增加1389.4万吨、增幅为20.8%;累计平均出口单价为769.9美元/吨,同比减少215.8美元/吨、降幅为21.9%;累计出口钢坯341.2万吨,同比增加93.9万吨、增幅为38.0%。我国累计进口钢材518.5万吨,同比减少51.3万吨、降幅为9.0%;累计平均进口单价为1673.4美元/吨,同比减少15.2美元/吨、降幅为0.9%;累计进口钢坯160.3万吨,同比减少37.6万吨、降幅为19.0%。折合粗钢净出口8015万吨,同比增加1645万吨、增幅为25.8%。
钢材出口
开始由“量增价跌”向“量增额降”转变
9月份,钢材出口量今年初以来首次突破1000万吨关口(历史上月度出口量峰值出现在2015年9月份,为1124.7万吨),同时钢材出口价格持续下行。钢材出口态势开始由“量增价跌”向“量增额降”转变。1月—9月份,钢材出口总额达621.4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4419.4亿元),同比下降32.6亿美元、降幅达5.7%(折合成人民币降幅达3%)。对各主要目的地国家的出口增减不一。
超半数品种出口量增幅环比收窄。
9月份,超半数品种出口量环比虽仍呈现增长态势,但增幅普遍收窄,另有部分品种出口环比下降。当月主要出口增量来自中厚宽钢带、镀层板(带)、线材和钢筋,这些品种出口增量约占钢材出口增量的81.5%,出口均价环比下降9.6%。我国出口不锈钢材45.9万吨,环比减少2.9万吨、降幅达5.9%。
1月—9月份,22大类钢材品种中无缝管和特厚板出口量同比下降,其余20类品种均同比增长。出口增量主要来自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和镀层板(带),分别占钢材出口增量的22.2%、20.2%和16.6%。此外,多数品种累计出口量增速持续呈现收窄态势。我国出口不锈钢材371.7万吨,同比增加69.9万吨,增幅达23.2%。出口增量主要来自于对越南、意大利、土耳其以及中国台湾省的出口,向上述国家及地区的出口增量约占累计不锈钢材出口增量的48.0%。对印度出口大幅减少,同比下降20.2%。
对越南出口环比增幅已接近70%。
9月份,我国对越南、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的钢材出口环比继续增长,其中对越南出口环比增幅已接近70%,对巴西出口环比增幅也超过40%;对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地区部分国家出口环比回落。
1月—9月份,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2488.8万吨,同比增长28.1%,其中对越南出口946.3万吨,同比增加316.9万吨、增幅达50.3%。对海合会国家出口854.2万吨,同比增加226.3万吨、增幅达36.0%。此外,对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出口增长明显,同比增长50.1%。对欧盟和欧亚区域出口则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出口初级钢铁产品环比增幅达89.4%。
9月份,受钢坯出口环比大幅增加推动,我国出口初级钢铁产品105.5万吨,环比增加49.8万吨、增幅达89.4%;同比增加77.0万吨、增幅达271.1%。其中,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沙特阿拉伯等3国出口钢坯合计46.1万吨,环比增加39.1万吨、增长5.6倍。1月—9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初级钢铁产品353.6万吨,同比增加98.5万吨、增幅达38.6%。
钢材进口量环比小幅增长
9月份,钢材进口量环比小幅增长,自主要国家进口规模也保持总体平稳。
各主要品种进口量各有增减。
9月份,在进口量5万吨以上的品种中,冷轧薄板、镀层板(带)和冷轧薄宽带进口量环比分别增加2.7万吨、1.8万吨和1.6万吨,增幅分别为78.4%、22.2%和39.7%;中板和中厚宽钢带环比分别减少1.0万吨和0.5万吨,降幅分别为9.6%和5.1%。我国进口不锈钢材7.9万吨,环比增加0.7万吨、增幅为9.7%。
1月—9月份,除中厚宽钢带和线材外,各主要品种累计进口量同比呈持续下降态势,电工钢板和热轧薄宽钢带和冷轧薄宽带降幅较大,降幅较1月—8月份有所收窄。我国累计进口不锈钢材96.4万吨,同比减少11.1万吨、降幅为10.3%。其中,自印度尼西亚进口74.6万吨,同比减少7.8万吨、降幅为9.5%,约占同期我国不锈钢累计进口量的77.4%。自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省进口不锈钢量总体保持平稳。
自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口保持总体稳定。
9月份,自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德国以及中国台湾省的进口环比均出现小幅增长。1月—9月份,我国自上述国家及地区的累计进口钢材量同比均下降,自韩国及中国台湾省累计进口钢材量同比降幅更为明显。
进口初级钢铁产品环比增幅为40.0%。
9月份,我国进口初级钢铁产品15.7万吨,环比增加4.5万吨、增幅为40.0%,同比减少19.6万吨、降幅为55.6%。其中,钢坯进口规模持续萎缩,环比减少3.8万吨、降幅为41.5%,同比减少25.9万吨、降幅为83.1%。1月—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初级钢铁产品227.8万吨,同比减少72.2万吨、降幅为24.1%。
遭受贸易救济调查原审案件
预计还会有所增加
1月—9月份,我国钢材出口总量同比增长21.2%,但出口总额却同比下降5.7%。下半年以来,钢材出口逐步从“量增价跌”演变为“量增额降”的态势。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原审案件现已达到23起(2023年4起、2022年4起、2021年7起、2020年18起),预计今年底前还会有所增加。
市场因素是近年来钢材出口的主要驱动力,预计第4季度出口量还将在高位波动。建议企业及时调整出口品种结构,主动把控出口节奏,增加直供直销比例,共同维护出口秩序。
《中国冶金报》(2024年11月13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