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资讯>期货研报

现实与预期错配 钢材偏强整理运行

2022-12-01 07:01:00

  赵毅

  11月份以来,钢材市场行情持续震荡上行,其背后是一系列重磅举措的出台,而现实需求并没有太多改善,当强预期遭遇弱现实,成材价格将何去何从?
  年底低产量较确定,利多钢材价格
  压减粗钢产量是近两年钢铁行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工信部提出继续压减粗钢产量的任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粗钢产量为7976万吨,1月—10月份累计粗钢产量为8.61亿吨。假设11月、12月份粗钢产量与10月份持平,则全年粗钢产量为10.18亿吨,可实现全年减量目标。目前,高炉生产微盈利,电炉生产亏损。据调研,截至11月24日,长流程钢厂利润为77元/吨,短流程钢厂利润为-57元/吨~-9元/吨。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企业自主增产的意愿不强。在基本能确保完成全年产量压减任务的背景下,监管层以行政手段压减产量的概率也不大,低供应特征将延续,利多钢材价格。
  实际需求偏弱,拖累钢价反弹空间
  需求变化是影响今年钢材市场价格的核心逻辑,而弱需求特征贯穿全年。截至11月24日当周(11月18日—24日),螺纹钢总库存为532.27万吨,周环比下降6.38万吨,同比下降175.47万吨;热卷总库存为284.35万吨,周环比下降14.36万吨,同比下降46.47万吨。螺纹钢和热卷都出现去库存放缓的迹象,其中螺纹钢尤其明显,库存消化速度连续3周走低,从11月初的周去库存33万吨跌至目前的6万吨附近。随着天气转冷,工地施工速度放缓,预计不久将进入冬季累库阶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房地产行业除销售环节的数据有筑底迹象外,包括开发投资、施工等多项指标的下行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而前期的开发和施工环节更多涉及建筑钢材的真实投入,因此钢材需求拐点的出现时间或进一步向后推迟。
  钢贸商的现货成交情况也可印证当前的淡季特征。11月25日,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为15.09万吨,5日平均成交量为13.83万吨,同比下降29.41%。现货市场受以下4个因素影响:一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终端需求弱导致今年整体需求较差;二是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如园区封控或物流受阻都会降低现货的周转效率;三是近两年黑色系品种波动大,企业盈利稳定性差,贸易商冬储意愿不强;四是整体经济环境面临压力,钢贸商持谨慎态度。现实需求弱且短期无明显改善迹象成为拖累钢材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
  宏观边际持续改善,政策助力钢价偏强运行
  相较于钢材自身基本面,宏观因素成为近期引导市场走势的主交易逻辑。近期一系列重磅举措陆续推出,先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针对房地产融资、“保交楼”金融服务、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等方面出台16条措施。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这两项宏观政策既相对独立,又找到了比较好的契合点。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在房地产企业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地产调控相结合,有效刺激房地产行业阶段性回暖。虽然从政策提出到落地见效仍需一定的时间,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精准施策,仍给市场带来良好预期,进而推动整个黑色系板块偏强运行。
  针对未来钢材价格走势,笔者建议可关注以下3方面:一是需求变化,这是影响价格的核心;二是政策端变化,利好政策的出台往往是阶段性扰动价格的因素;三是疫情的进展,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反弹较快,疫情的反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心理造成影响。综上所述,钢材价格将同时受到宏观边际改善和弱需求的影响,缺乏趋势性方向,短期受宏观政策影响更大,以震荡偏强为主。
  《中国冶金报》(2022年12月1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