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资讯>期货研报

“双焦”供增需减预期强烈 短期价格或仍偏弱运行

2023-04-27 08:19:00

  冯艳成
  上周(4月17日—21日,下同),焦煤、焦炭期价小幅反弹后再度转跌,其中焦炭价格跌至2250元/吨附近,周跌幅为3.11%;焦煤价格跌至1480元/吨附近,周跌幅为4.13%。从2309合约K线图走势来看,目前“双焦”期价均已跌至前低附近,考验下方支撑力度。
  现货市场方面,上周末(4月23日—24日),各地钢厂开始对焦价进行第4轮调降,降幅为100元/吨。至此,4月初以来焦价已累计下跌300元/吨~400元/吨。焦煤现货价格同样暂未止跌,且下跌幅度更大,近期各地焦煤价格已普遍累计下跌500元/吨~600元/吨。
  此轮焦炭价格下跌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原材料焦煤因受自身供应显著增加等因素影响,价格自3月初以来持续走弱,失去成本支撑后,焦炭价格跟随焦煤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在于近期钢材需求表现不及预期,去库存速度放缓,钢材价格承压回调,致使钢厂利润收缩,压力又进一步传导至原材料端。
  从“双焦”基本面来看,近期焦化企业盈利小幅回升,整体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需求端铁水产量有见顶回落之势,短期总库存维持低位;国内焦煤供应量保持高位,进口端略有波动,但总体通关量仍较高,煤价尚未企稳。
  具体来看,4月初至今,焦炭现货价格已经过连续4轮调降,不过由于成本端焦煤价格率先下跌,且跌幅可覆盖焦炭价格下跌幅度,焦化企业目前尚有一定盈利空间。4月21日调研数据显示,独立焦企平均吨焦盈利68元,环比增加16元,同比下降270元。分地区来看,目前山西地区焦企吨焦盈利最高,约为120元,江苏、山东地区焦企吨焦盈利在100元左右,江西地区焦企盈利情况最差,处于盈亏平衡附近。虽然总体盈利水平有限,但也刺激焦企逐步提升了焦化产能利用率。调研数据显示,上周独立焦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6.7%,较3月初提升4.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日均焦炭产量增至70.4万吨,周环比增加0.4万吨,同比增加5.23万吨。另外,第一季度,我国焦炭累计产量为12029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3月份焦炭产量为4178万吨,创单月产量历史新高。
  需求方面,第一季度房地产系列数据表现不及预期,尤其与黑色金属需求直接相关的新开工、施工面积数据同比仍呈不同幅度的负增长;高频调研数据显示,螺纹钢表观需求量仅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低于往年同期,去库存速度放缓,均印证了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受需求负反馈的影响,钢材价格回落进而压缩钢厂盈利空间,同时相关部门定调年内对粗钢产量实施平控政策,而第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增加1500多万吨,生铁产量同比增加约1550万吨,受钢厂盈利较差叠加平控政策约束影响,目前部分地区钢厂已陆续发布检修、减产计划。上周全国247家钢厂高炉日均铁水产量为245万吨左右,预计后期将逐步回落,利空原材料需求。
  库存方面,上周焦炭总库存小幅回落至916.7万吨,周环比下降13.5万吨,同比下降111.4万吨。分结构来看,在钢厂端,基于需求回落预期,钢厂对焦炭多保持按需采购节奏,“五一”假期前补库力度也较为一般,厂内库存保持降库趋势,库存可用天数处于往年同期最低水平;在焦企端,尽管近期焦企有提产行为,但焦炭刚性需求尚在高位,焦企库存压力不大,若后期钢厂加大限产力度,焦化企业或面临一定累库风险。
  炼焦煤方面,第一季度炼焦煤进口增量显著,供应增加预期正逐步兑现。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964.7万吨,环比增长39.53%,同比大增156.42%;第一季度累计进口炼焦煤2275.72万吨,同比大增85.59%。分国别来看,蒙古国煤炭(下称蒙煤)进口量稳居榜首,3月份进口量为475.91万吨,创单月进口量新高,第一季度累计进口1121.75万吨,同比增长433.79%。俄罗斯煤炭(下称俄煤)进口量仅次于蒙煤,3月份进口量为275.93万吨,同样创单月进口量新高。另外,3月份进口澳大利亚煤炭(下称澳煤)28.5万吨,较2月份有所增加。目前来看,蒙煤、俄煤仍是供应量增加的主要压力来源,受监管区环保检查还没结束以及竞拍溢价的影响,蒙煤日通关量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处于相对高位;澳煤海外需求也呈现弱势,价格已持续回落至270美元/吨附近,折合人民币到港价为2156元/吨,国内外煤价差持续修复,预计后期澳煤进口量将逐步增加,继续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此外,国内洗煤厂产量也保持相对高位。总体来看,焦煤供应稳中有增趋势未变,市场偏空情绪仍较浓厚。
  综合来看,需求负反馈压力继续向上游传导,钢厂端在利润较差的压力下已计划采取检修、减产措施;另外,原材料焦煤端供应量持续增加致使供需关系由偏紧向平衡甚至宽松转变,成本坍塌拖累黑色产业链下游期货品种价格。“双焦”整体供增需减的预期强烈,市场偏空情绪仍在蔓延,预计短期“双焦”价格仍存回落空间。
  《中国冶金报》(2023年04月27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