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成
2025年9月份以来,“双焦”期货价格回调趋势放缓,截至9月15日收盘,焦煤价格最低触及1075元/吨后震荡回升至1185元/吨附近,焦炭价格最低触及1553元/吨后震荡回升至1690元/吨附近。
“双焦”现货价格整体以跌为主,国内焦煤市场价格稳中有降,跌幅为30元/吨~80元/吨不等,澳大利亚煤炭(下称澳煤)报价整体趋稳,蒙古国煤炭(下称蒙煤)口岸精煤价格下降46元/吨。在焦炭端,9月份钢厂连续2轮调降焦炭采购价,焦价累计下跌100元/吨~110元/吨。
从运行逻辑来看,9月份2509合约进入交割月,盘面持续向贴水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市场偏弱运行。随后9月5日市场再度受到“反内卷”相关消息刺激,根据近期政策动态和行业分析,当前重点推进“反内卷”政策,通过法治化手段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煤炭钢铁产业等“反内卷”相关商品价格均出现单日大幅反弹。
9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文章指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下决心清除顽瘴痼疾,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要依法依规有效治理,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反内卷”刺激市场情绪回暖,“双焦”期货价格稳中有涨。
另外,9月4日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ADP(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就业人数显著低于预期,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美联储本月降息的预期,总体利好大宗商品市场。从基本面上来看,焦钢企业快速复产也支撑了“双焦”期价走强的信心。
焦煤矿复产节奏偏缓,后期存在增量空间
7月份原煤产量下滑明显,一方面在于汛期的强降雨影响了煤矿生产节奏;另一方面在于核查超产政策的落地实施,新疆区域煤产量降幅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煤矿整体产量小幅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为3.9亿吨,环比增长2.5%,同比下降3.2%,降幅比7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为1260万吨。1月—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为31.7亿吨,同比增长2.8%。
9月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产量出现阶段性下降。数据显示,523家炼焦煤矿山样本日均炼焦精煤产量由75.3万吨快速下降至69.3万吨,刷新了今年初以来最低点(除春节假期外)。不过煤矿减产的持续性不足,随后一周炼焦精煤产量回升至72.8万吨,预计短期产量仍存在回升空间。
进口煤量保持回升态势
今年由于国内煤炭的供需形势偏松,我国煤炭总进口量同比下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3.0亿吨,同比下降4151.8万吨,降幅为12.2%。但按月来看,7月份以来我国煤炭进口量逐月回升。其中,7月份进口量为3560.9万吨,较6月份增加257.2万吨;8月份进口量为4273.7万吨。焦煤进口量约占煤炭总进口的24%,8月份焦煤进口量或超1000万吨。
蒙煤进口方面,截至9月13日数据显示,9月份甘其毛都口岸煤炭日均通关量提升至17万吨,较8月份增加2.5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整体进口形势向好。随着通关量增加,口岸监管区焦煤库存有所增加,影响煤价偏弱运行,但尚在可控范围内。
海运煤方面,据了解,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主要炼焦煤出口国库存处于高位,现货供应整体宽松,部分贸易商为加速去库存,存在小幅让利空间。中美煤炭贸易保持高关税,美煤进口已连续多月清零,前7个月累计贡献110万吨的同比减量,目前尚未有恢复进口迹象。总体来看,进口煤短期存在回升预期,但全年进口量或出现同比减少。
原料需求再度回升至高位
需求端,9月份焦炭价格连续两轮调降落地,焦化行业利润再度收缩。9月12日数据显示,全国独立焦企平均吨焦盈利35元,环比前一周下降29元。不过对比近两年来看,整体盈利处于相对良好水平,焦化企业尚保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由于前期焦煤、焦炭等高炉原料价格的反弹,钢厂盈利空间被压缩,市场盈利面由68%收窄至60%左右。钢厂整体生产情况良好。
9月12日调研数据显示,日均铁水产量再度回升至240万吨以上,带动“双焦”日耗快速回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087万吨,平均日产量为208.7万吨,日产量环比增长7.2%;生铁产量为1896万吨,平均日产量为189.6万吨,日产量环比增长3.8%;钢材产量为1956万吨,平均日产量为195.6万吨,日产量环比下降8.5%。
短期来看,焦炭价格连续两轮下调后,钢厂整体盈利空间尚可,高炉开工率有望保持相对高位,但目前钢材端呈现持续增库趋势,注意需求负反馈向原料端的传导。
“双焦”库存压力相对有限
库存方面,煤矿总库存也处于下降趋势,去库存给煤价提供一定支撑。焦炭整体库存低位企稳,钢厂端库存可用天数回升,时间临近国庆假期,焦钢企业对“双焦”存在节前补库预期。
整体来看,海外降息预期强烈叠加“反内卷”政策刺激,宏观层面利多氛围渐浓,基本面上,近期钢厂复产节奏较快,叠加存在国庆节前补库预期,短期需求旺盛支撑“双焦”市场信心回暖,价格有望震荡偏强运行。
《中国冶金报》(2025年09月18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