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2018钢铁印记】2018钢铁“绿意盎然”

2018-12-28 14:18:00

  又到岁末,回顾2018年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路径,用“绿意盎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一年,我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标准日趋严格,广大钢铁企业积极投身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节能有我,绿色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愈加深刻,节能环保投入和相关先进技术研发及创新力度逐步加大,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建设扎实推进,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可谓硕果累累。

  在2019年的脚步临近之际,本期《节能环保》版从超低排放攻坚、产城融合等层面对2018年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亮点进行了盘点,以此展现我国钢铁工业一年来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元素。

  超低排放攻坚战,钢企义无反顾

  2018年1月~10月份,我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5%,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2.6%,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大气环境的改善,与钢铁工业近年来大力推进环境治理,积极进行超低排放攻坚息息相关。

  目前,安钢、河钢邯钢、德龙钢铁、中天钢铁已先后实现超低排放,太钢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项目已经投运,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津西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项目热负荷试车成功,钢铁工业离“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的目标越来越近。

  安钢

  2017年,安钢按照国家针对“2+26”城市制定的特别排放限值标准,一次性投资30亿元,淘汰了原有环保设施,集成、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环保工艺技术,新建了5套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3台烧结机头烟气脱硫脱硝、4套转炉一次除尘改造和原料堆场全封闭等项目,覆盖所有生产工序,目前已全部投用,使安钢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全工序干法除尘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2018年5月24日~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河南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期间,对安钢焦炉烟气治理情况和烧结机脱硫脱硝装置运行情况给予肯定。生态环境部大气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安钢的焦炉烟气治理效果非常显著。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其他任何一座焦炉能达到安钢这样的水平。我们正在全行业推广安钢的焦炉脱硫脱硝技术,进一步推动焦炉生产烟气治理上水平。” 

  据悉,安钢将再投入20余亿元,集中启动一批环境深度治理项目建设,包括炼钢三次除尘、烧结机机头烟气二级吸附塔升级改造、焦化生化水深度处理等34个环保项目,全力打造固、水、气立体化治理新格局,所有项目建设预计将于2019年底前完成。

  河钢邯钢

  河钢邯钢是国内首家引进逆流式CSCR(活性炭选择催化还原反应)技术的钢铁企业,其自主设计完成了国内第一套逆流式CSCR烧结烟气一体化脱硫脱硝工艺,并通过设备改进和系统运行程序优化,实现了工艺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河钢邯钢烧结机CSCR脱硫脱硝项目于今年2月份热负荷试车,3月份正式投用。项目稳定运行以来,河钢邯钢二氧化硫排放低于10毫克/立方米,脱硫率达到99.5%以上;氮氧化物排放低于50毫克/立方米,脱硝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了超低排放,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8月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钢邯钢烧结烟气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开工。该工程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钢铁行业烟气多污染物全过程控制耦合关键技术”子课题“高温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技术及示范”的示范工程,属国内首创。

  该工程以降低烧结废气排放量及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主要目的,同时降低烧结末端治理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该工程充分利用CSCR脱硫脱硝(逆流)技术,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固体燃料消耗降低3%以上,主烟道烟气排放量减少25%~30%以上,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减排25%以上,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德龙钢铁

  2018年4月30日,德龙钢铁自2017年初以来总投资达2亿多元的“工业旅游+环境深度治理百日攻坚”12项提标改造已基本完成。

  其中,德龙钢铁采用中晶福斯  干法一体化协同治理工艺建设的230平方米烧结机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项目于2018年2月11日实现了试运行,排放指标如下:二氧化硫为1毫克/立方米~8毫克/立方米,粉尘为2毫克/立方米~6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最低达到30毫克/立方米,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中天钢铁

  2018年8月16日,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公布了常州市第一批低碳示范单位名单,中天钢铁位列其中。2018年底,中天钢铁热电厂脱硫工程、550平方米烧结机脱硝工程和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原料场全封闭工程已建成投运,成为江苏省首家实现超低排放和矿粉、焦炭、煤炭等所有原辅料全封闭式管控的钢铁企业。

  太钢

  2018年10月26日,太钢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项目———9号焦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建成投运,投运以来运行状况良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各项指标排放均显著优于国家特别排放限值和超低排放要求。

  11月24日、28日,太钢8号、7号焦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成功投运。至此,太钢焦化厂3座7.63米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升级改造全部完成,焦化环保设施配置达到行业一流水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各项排放指标均好于国家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津西钢铁

  2018年9月10日,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河北津西钢铁2号265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项目热负荷试车成功。

  该项目具有净化效率高、流程简单、运行可靠、经济性好、副产品易于处理、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至今系统运行稳定,脱硫效率达到99%,脱硝效率达到90%,烟气排放各项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点评

  2018年,为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赢蓝天保卫战,钢铁企业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研发,注重环境深度治理,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超低排放改造的征程,并接连传出喜讯。安钢、河钢邯钢、德龙钢铁、中天钢铁、太钢、津西钢铁……这些低碳“先锋队”为广大钢企超低排放改造开辟了道路,用事实证明了通过深度的环保改造,钢企可以实现超低排放。

  融入城市发展,今年成效多

  钢厂还是公园?傻傻分不清楚

  厂房藏在树林间,假山湖泊相映,夹岸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长廊、彩色柏油马路一线串起工厂……这是旅游景区?不!这是我们美如画的钢铁厂区。

  2018年,广大钢企以国家3A、4A级旅游景区为标准,全力打造生态园林式工厂,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钢

  2018年,安钢投入10亿元,成立了园林化工厂建设指挥部,按照城市中心区域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推进厂区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建设,加速把工厂变公园、厂区变景区,全面打造“公园式、森林式”绿色钢企。

  德龙钢铁

  地净气新,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以海洋、钢铁为主题的雕塑、墙绘随处可见……这里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一年要接待600多拨参访团体,这里是德龙钢铁厂区。

  2018年以来,德龙钢铁在原有的“四化”(生产洁净化、厂区园林化、制造绿色化、建筑艺术化)绿色理念中新加了“标准4A化”,并按照“新五化”要求加强厂区环境治理,致力于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今年5月25日,德龙钢铁获得世界上“最大版本的钢铁制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自制钢雕机器人模型最多的钢铁企业”两项世界纪录认证证书。这两项世界纪录,既是德龙钢铁员工精湛技艺、“全员参与环保治理”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展示,也是对德龙钢铁近年来环保治理、绿色发展、优秀业绩的肯定。

  方大钢铁

  今年初以来,建设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成为方大钢铁人的共同心声和一致行动。方大钢铁投资30多亿元,把绿色发展、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厂容厂貌美化、净化、亮化,用行动践行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铿锵誓言,完成了“钢铁王国”和旅游胜地两种身份的统一。

  今年初以来,方大特钢全面建设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先后在厂区栽种香樟树、桂花树、樱花树等树木6500多棵,绿篱及小灌木约73640株,鸢尾、青草皮9515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文化景观墙、焦化湿地景观等28个旅游景区项目。特别是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高尔夫果岭,在碧波荡漾的环形水系簇拥下,成为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的一大亮点。

  成排的香樟树、桂花树,还有高大雄伟的中东海枣,叶大如扇的老人葵,珍贵健壮的红榉,金黄艳丽的黄金槐……走进萍安钢铁厂区,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曾经平凡无奇的钢铁厂区,如今变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萍安钢铁按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了旅游集散中心、记忆馆、未来馆和拓展教育基地,打造长约5公里的旅游参观路线,重点突出水处理景观、生产工艺流程观摩、党建教育基地三大看点,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亲自检验“绿色钢铁是如何炼成的”。

  今年,方大九钢全面启动大树种植工作,推进厂区长江岸线生态园林景观建设项目,一座风景如画的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已显雏形。今年9月份以来,方大九钢还启动了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筹建工作,建设接待大厅、钢铁文化展示厅、VR(虚拟现实)实景展示厅、游客购物中心、医疗室等,致力于打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钢铁旅游新城。

  点评

  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优美,谁能想到,这些美景的前身是钢花飞溅、机器轰鸣的钢铁厂区?工作生活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正是近年来钢铁人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8年1月18日,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208家绿色工厂名单中,包括11家钢铁企业;11月6日,工信部发布的第三批391家绿色工厂名单中,又有7家钢企上榜。而在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201家绿色工厂中,钢铁企业有17家。随着绿色钢厂的逐渐增多,一个崭新的、绿意盎然的钢铁行业正在向我们走来。

  废弃资源变“宝贝”?钢企这样做

  人类没有城市不行,没有钢铁也不行。环保治理应该在钢厂和城市共融上发力,钢铁工业要发挥其消化处理城市废弃物和服务城市的功能,促进形成钢铁工业与各产业、钢铁工业与社会间的协同作用,让企业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丰收”。

  2018年,我国钢铁企业更加深入地融入城市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转型升级、经营发展协同推进,钢厂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

  武钢成为海绵城市建设坚强后盾

  2018年8月24日,中国宝武武钢集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总长1254.5米的武汉市青山港及二号明渠整治、驳岸生态修复和亮化工程全面完工。目前,明渠已连通外至长江、内至东湖、沙湖及周边主要湖泊,形成了大涝水能排出、大旱水可引入的区域生态水网流动互通湿地群。

  据了解,整治后的渠面宽达50米,驳岸绿道、生态草沟等项目施工过程均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海绵)施工技术标准。

  2018年9月13日,武汉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与武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海绵城市建设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推进在海绵城市建设科研及应用技术领域的深入合作。

  截至目前,武钢于2017年承建的惠及周边近10万居民的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南干渠片区)建设PPP项目已有71个子项目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项目推进过程中,武钢研发了6项专利、10项工艺,产生了32项经验成果,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武钢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经验。

  首钢将工业尾气制成清洁能源

  2018年4月2日,全球首个利用钢铁尾气生产高蛋白饲料项目在首钢京唐公司所属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该项目由首钢朗泽公司自主研发运营,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将首钢京唐公司的工业尾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清洁能源、农业饲料和化工产品,项目达产后,1年可生产蛋白饲料7650吨、燃料乙醇4.5万吨、压缩天然气330万立方米。按照规划,到2025年,首钢朗泽公司燃料乙醇产能将达到30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万吨、颗粒物排放870吨、氮氧化物排放3270吨。

  5月16日,随着清澈透明的浓度为99.5%的合格燃料乙醇产品从蒸馏塔产出,首钢朗泽公司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项目调试成功。该项自主创新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目前已申请专利20余项。

  此外,2018年底,首钢股份高炉实现了炉顶料罐煤气及粉尘全回收,达到了近零排放,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空白。

  在高炉生产过程中,炉顶料罐不断向炉内加料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和粉尘。此前,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这些煤气和粉尘通过料罐放散阀直接被排放到大气中,且外排煤气和粉尘时,放散阀的尖啸声也会对厂区甚至周边的居民区形成噪声污染。由于煤气和粉尘回收难度非常大,此前国内最先进的水平尚停留在半回收状态。

  据测算,一座2650立方米高炉,在全部回收粉尘的同时,还可回收高炉煤气1997万立方米/年,可实现经济效益约160万元/年。

  点评:

  通过采用生物技术将工业尾气转化成清洁能源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在此之前尚未有工业化应用的先例。首钢朗泽公司此项酝酿了7年的科技创新技术正式实现工业化应用,标志着首钢在生物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时也为工业尾气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