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李新创:钢企重大兼并重组将不断涌现

2019-01-21 10:32: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记者 何惠平

  “各地正在加大区域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从钢铁企业家数、钢铁产能总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也倒逼企业加快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步伐。” 在1月14日钢协2019年理事(扩大)会议期间,钢协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新创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钢铁企业间的重大兼并重组将不断涌现。”

  2019年钢材需求仍将在高位运行

  李新创指出,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作用显现,在这个时期钢材市场将以稳为主,但仍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总体判断,随着中央6个“稳”的政策措施落地,未来钢材市场的总基调仍是以“稳”为主,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行,小幅波动是大概率事件,钢铁行业将保持在健康状态,价格和利润在合理区间运行。考虑到市场需求较2018年将有所减少但仍在高位运行、外部形势不确定性和一批置换项目建成投产等因素,预计2019年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将较2018年有所回落。

  李新创认为,钢铁企业也在积极主动迈向高质量发展,如更加重视提高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进超低排放环保改造,扩大应用二次能源利用方面的新技术,实施钢铁与化工耦合项目等。钢铁企业在低碳方面的探索将进入实践层面,比如碳生产率、碳平衡表等会在钢铁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同时一批高水平的钢铁团体标准将制订实施,提高市场竞争的门槛,溢价效应得以逐步显现。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快速发展,更多的智能化设备、智能化流程和智能化决策系统等将在钢铁企业落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改制提效等将出现新的进展,钢铁市场竞争格局正处于深度、复杂的演化进程之中。

  2019年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虽然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在去产能、打击“地条钢”上面取得累累硕果,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要进一步推进。李新创认为,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推动去产能。国家1.5亿吨去产能上限目标任务已经提前2年完成,但由于各地去产能任务时间表、路线图不同步,还有个别地方没有完成与国家签订的去产能目标任务。比如在2020年底前,河北钢铁产能要控制在2亿吨以内,目前仍有2000多万吨压减任务。

  二是巩固去产能成果。当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新增产能的倾向一直存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控通过产能置换“批小建大”、产能变向扩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地条钢”的持续高压打击,严禁以任何名义新增钢铁产能。

  三是进一步强化去杠杆。钢企应持续降低负债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要以钢铁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抓手,加大钢铁材料补短板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我国钢材供给质量,推进钢铁产品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强化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钢铁集中度低影响高质量发展进程

  当前,我国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公告企业就有250多家,但企业在生产规模、工艺装备、产品结构、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并不是处于同一竞争力水平。

  李新创表示,钢铁企业家数众多是导致同质化无序竞争、资源难以市场化配置、行业整体缺少话语权的总根子,也是影响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总开关。一方面,国家产业政策有明确导向要求,要组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宝武、建龙重工、沙钢集团等区域内、跨区域,以及国际钢铁产能合作,推动了钢铁行业形成竞争新格局,特别是在市场份额、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竞争力大幅提升,对其他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抱团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各地正在加大区域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从钢铁企业家数、钢铁产能总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也倒逼企业加快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步伐。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钢铁企业间的重大兼并重组将不断涌现。

  李新创说,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不能再重复过去“拉郎配”的老路子,应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市场化重组,同时做好人员安置、债务处置等兜底和支撑工作,并在金融财税方面上给予相应支持,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优势区域集中。

  钢铁产业布局应全国一盘棋考虑

  李新创强调,从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布局特点看,长期以来“北重南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布局重心仍在长江入海口以北的东部地区,两个粗钢产量超1亿吨的超大省(河北、江苏)和两个粗钢产量超6000万吨的大省(山东、辽宁),均位于该区域;沿海沿江钢铁产能只有30%左右,大部分仍集中在内陆;随着城市的发展,众多钢铁企业被城市包围,与城市共融发展问题被摆到了突出位置。

  针对当前钢铁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李新创认为,一是要推进内陆钢铁企业向沿海沿江转移,结合企业改造升级、环保搬迁等项目,将沿海沿江钢铁产能提升至50%以上。二是要引导京津冀等环境敏感地区钢铁产能向外转移,大幅压减京津冀地区钢铁产能,可向靠近市场的华南、华中地区转移。三是要合理推进城市钢厂搬迁,不应简单粗暴地“一刀切”。部分钢铁企业通过绿色化改造转型,可以与城市共融共生,特别是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应不停不限不搬,促进钢铁行业环保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结合区域消费市场、废钢加工配送中心等条件,对于部分钢铁产能较为密集或物流优势不明显的城市应支持高炉—转炉长流程改造为全废钢电炉短流程,如在华南、中南等地区布局合理规模的短流程企业。这一方面能够消纳城市发展产生的废钢等城市废弃物;另一方面靠近城市市场,可减少物流环节产生的污染和成本费用。

  李新创进一步强调,钢铁产业布局应全国一盘棋考虑,不能完全听任地方所谓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目前有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无视钢铁发展客观规律和趋势,不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深入论证,无上限层层加码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和环保标准,行政命令规定保留的企业家数,行政命令规定去产能任务等。比如,国务院提出以钢定焦,所有地方的独立焦化企业均将被执行“一刀切”,部分钢铁企业配套的先进焦炉也被限期“无条件”退出,导致焦炭价格剧烈波动,一度出现有市无价的境地。再比如,国家鼓励钢铁产能通过市场交易,特别是跨区域交易,向优势企业优势区域转移,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都关掉了“跨区域转移”的通道,只能允许区域内部转移。过多的行政干预和“搞平衡”,结果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产业规律让位于地方利益,最后受害的是钢铁产业、是企业家,最终也将波及广大的企业职工。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