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杨凯
10月15日,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大会致辞上表示,站上新的历史方位的钢铁工业,需要以建设钢铁强国为使命担当,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瞄准主要问题和关键短板发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技术突破,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干勇表示,我国钢铁产业拥有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具备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和人才条件、也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也面临环境、资源、能源、品种、质量、成本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干勇认为,下一阶段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进高端钢材品种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做好产能结构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的布局和调整,在打造世界级品牌、世界级企业、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同时,提前遏制出现新的过剩产能。三是大力发展适用于大冶金工业流程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推动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促进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产业链大循环下的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做好与资源、能源和下游应用行业之间的联合布局、协同耦合发展。五是通过开展多方式国际合作,做好国际矿产资源“掌控”布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六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需求,推动先进装备、技术、管理、资本“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