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又到排除万难时

2020-02-07 10:32:00

 本报评论员

  “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

  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号令一出,国家有关部门、各地、各行业立即行动起来。抗疫期间强化金融支持,帮助企业分担用工成本、减轻负担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2月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出《凝心聚力 共克时艰 共同维护钢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呼吁,得到业内广泛响应。可以说,排除万难,在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个战场双线作战、实现双线胜利的信心和力量正在迅速集结。

  应该承认,突发的疫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困扰着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用钢需求受到抑制、企业用工紧张、原料及产品运输不畅……疫情防控带来的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钢铁行业和企业各方面工作都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各方面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同时,尽管我们正在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但疫情不会马上消失,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危急关头,检验着我们的初心使命,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和智慧。“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全体钢铁人熟悉的一句话、一种精神,我们曾因之以跨过无数艰难险阻;今天,我们仍要抱定必胜的信念,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迎着困难上。

  首先,疫情防控仍是当前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不可有片刻放松。这场疫情结束得越早,越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越有利于推进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但是,面对疫情防控、生产运营相互交叉的复杂局面,我们尤其要警惕“欲速则不达”,不能有些许盲目思想和焦躁心理。崇尚科学、尊重规律,事无巨细把防控疫情和稳顺生产各项工作抓严、抓实,才是正确的选择。一些钢铁企业充分发挥前期建立起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作用,采取严格执行岗前检查,做好岗前安全、防疫培训,做足防护物资保障,按轻重缓急精准复工等“平战结合”的措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其次,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夯实安全责任,抓好安全生产。我们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埋下长期的隐患,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长痛”。特别是对钢铁冶炼、煤气作业等高风险区域,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提高警惕。一些钢铁企业系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把安全操作细则落到实处,杜绝违章,消除隐患,正是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理念的具体体现。

  再次,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基础。疫情带来的市场风险、贸易风险、资金风险等,尽管可能是一时的、阶段性的,但也往往因为集中出现进而带来强度较大的影响。比如,因为交通不畅等原因,一些企业产品发运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全面梳理和评估在手订单,快速反应,及时沟通,多方协调,最大化保护客户利益;有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积极向相关组织申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降低后续索赔风险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说明,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法合规诚信经营。

  最后,坚定信心,主动应对,才能化危为机。虽然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短期内不可避免,但我们仍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眼前的挑战。宝剑锋从磨砺出。今天钢铁行业和企业迎着困难上所采取的种种措施,补短板、查漏洞,无不积聚着我们新的竞争优势。我们坚信,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能够取得彻底胜利。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用钢需求会恢复到正常区间,国内外经济形势中有利的因素会重新集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通过眼下这个寒冬期的刻苦努力,在即将到来的春天绽放更加强劲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钢铁行业和企业正应锁定2020年各项任务目标不动摇,坚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松劲、不停步。

  暴风雨所诞生的,往往是更加强健的体魄。排除万难、全力以赴!相信历经此“疫”的中国钢铁,定能向着钢铁强国的梦想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来源:

编辑:徐可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