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稳投资可否带动钢市“逆风翻盘”?

2020-04-29 09:46:0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钢铁行业遭受较大冲击,钢材市场出现了需求大幅下降、库存处于历史高位、钢价大跌等困难。不过,从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钢铁行业经受住了考验。随着全国复工复产趋于饱和,需求也逐渐回暖,但库存高企、钢价承压、钢企效益大幅下降等问题依然显著。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那么扩大有效投资能否助推钢市走出困境?为此,本期《谈钢说市》邀请了几位业内人士,分享他们对市场后期发力点、供需关系、基本面、操作方式等方面的看法及建议,希望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定参考。

 

  汪建华

  从总体走势来看,我认为,年内钢材市场有望走出触底反弹的运行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逐步提升。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回落16.1%,但随着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逐步回归正常,钢材需求将逐渐增多。二是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景气度将有所回升,有望成为后期消费回升的主要发力领域。三是信贷规模扩大有利于支撑钢价稳定。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加1.29万亿元。可见,精准的投资、可观的需求、积极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助推钢市“逆风翻盘”。

  (作者系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

 

  张秋生

  除了上面提到的投资、需求、金融政策外,今年市场运行还将呈现出一大特点,那就是宏观利好政策不断、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这也是确保疫情不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必要举措。虽然从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增速大幅下降,但从3月份开始,多项经济指标降幅较前2个月大幅收窄,这是国家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的效应在显现。后期,国家将继续通过减税降费、定向降准、变向降息,提前下发部分地方债,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等一系列措施托底经济。可以说,宏观利好政策为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作者系南京钢铁股份公司市场部部长)

 

  王英广

  如上所述,随着“六稳”“六保”工作目标的提出,新老基建成为“钢需”发力的重点领域。当前钢材市场逻辑由“供需两弱”转为“供需双增”已无可非议,而后期需求的强度将决定接下来钢价的走势。虽然第一季度经济指标下滑,但3月份的数据可圈可点。尤其是挖掘机产量抢眼,3月份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49408台,环比翻4倍,同比上涨11.6%。可见,基建、采矿业务已经逐渐恢复,需求正在不断释放。我认为,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回到10%的可能性非常大。

  (作者系北京GT研究所负责人)

 

  王建伏

  确实,宏观利好政策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还为市场指明了钢材需求发力的方向。在扩大内需方面,传统基础设施、三大补短板工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和新基建等领域将同步发力,带动与基建和重大项目相关的建筑钢材如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需求的增长。

  (作者系钢之家网站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海洋

  虽然需求强度对市场运行至关重要。但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决定市场运行的应当是供需关系,一味期冀需求“井喷”来拯救钢材市场是不切实际的。况且,我认为后期钢价走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给弹性。自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的“春天”很大程度上来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红利,行业本身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并未有实质性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普材类的建筑钢材利润水平长时间高于优特钢品种材,导致钢厂产品结构优化缺乏市场动力。二是钢铁行业对上游原料(尤其是铁矿石)议价能力没有明显提升。三是行业集中度没有实质性提升,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依旧较为激烈。受此影响,在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压力且没有政策约束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依然难以避免重复走上同质化竞争的老路。而同质化竞争的本质是价格竞争和成本竞争,而成本很大一部分变量来自产量,增产可降低钢企平均固定成本(AFC),进而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高产量、高库存、低价格局面。

  (作者系沙皇钢情研究院院长)

 

  高儒铠

  无论是期冀需求还是寄托供给,都需要在理性、谨慎的市场操作下才能实现获利,“赌行情”行为实不可取。近1个月以来,螺纹钢和热轧卷板2010合约基差分别维持在190元/吨和140元/吨的平均水平,与近4年370元/吨和270元/吨的同期基差均值相比处于较低水平,部分贸易商有期现正向套利的操作意向。由于今年情况特殊,虽然当前2010合约基差较小,但贸易商依然较难通过期现正向套利获利,甚至5月中旬之后基差开始季节性回归。因此,我认为,期现正向套利获利较难,市场参与者还是应谨慎操作。

  (作者系永安期货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徐可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