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本钢何以“匠才辈出”

2020-05-21 13:23:00

  本报通讯员 李雪

 

  5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能大师工作站经验交流视频会在本钢集团召开。会上,本钢建设机电安装公司罗佳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5家单位进行了经验介绍。本钢、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分别为新晋的7家本钢集团级和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授牌。

  “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展示工匠风采、助力本钢发展”是本钢多年来坚持依托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目前,本钢已累计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站25家,共有驻站大师205人。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站正在用产业技术工人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不断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诞生——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技能大师工作站是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重要举措,是健全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工作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为了让本钢“匠才辈出”,进而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绝技绝活的传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本钢加大了技能大师工作站的建设力度。

  2013年,本钢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北方机械重汽李连才技能大师工作站成功申报。只有小学文化的李连才,2009年成长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车工领域成为大师级的领军人物,传承绝技绝活、攻克技术难关……大师站成立6年来,累计培养技术人才34名,开展技术攻关140余项。

  首家技能大师工作站的成功建立,为本钢技能大师工作站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后,本钢总结经验、扩大范围,不断加大技能大师工作站的建设力度,技能大师工作站发展开始呈现出雨后春笋之势。2014年,本钢建设机电安装公司罗佳全技能大师站首次获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2018年晋升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站;2014年,因领创大师邢伟获得2006年度辽宁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状元,修建(维检)公司邢伟技能大师工作站直接破格晋升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2015年板材热连轧厂郭鹏技能大师工作站、板材炼铁厂马继文技能大师工作站,2016年板材计控中心刘志勤技能大师工作站,2018年板材冷轧厂张勇技能大师工作站,2019年板材特钢厂郭建军技能大师工作站也相继晋升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与此同时,本钢不同生产领域的市级、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工作站也纷纷晋级。截至目前,本钢已累计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站25家。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6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11家,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工作站6家。

 

  传承——

  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片

  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批批精益求精、匠心独具的新一代“钢铁工匠”接续奋斗。

  为了更好地管理、发展技能大师工作站,2018年,本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钢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技能大师工作站管理和扶持力度,科学搭建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管理考核,科学指导技能大师工作站各项工作的开展;制订了《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站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站在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作为加快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传、帮、带是技能大师工作站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本钢的技能大师们立足岗位、依托技能大师工作站这一平台,不仅传授着匠人技艺,也传递着匠人精神。

  现在,本钢技能大师工作站已经充分展现出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一个个不同级别、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技能大师工作站已经成为员工技能学习的“充电站”。近3年来,本钢各大师站共开办培训班次333个,培训8828人次;有26名进站大师参加集团公司级技术比武并获奖;有355名进站学习的员工,通过参加师带徒培训,技能等级得到提高。其中,仅2019年一年,建设机电安装公司罗佳全技能大师工作站就为本系统培训电气理论及安装调试人员143人次;板材计控厂刘志勤技能大师工作站承办集团公司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WINCC(视窗控制中心)培训及集团公司仪器仪表专业技能大赛80余人次。

  值得骄傲的是,技能大师工作站的领创大师在本职岗位上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攻坚克难。3年来,罗佳全、邢伟、张勇等3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罗佳全、郭鹏、柯屹等7人被评为辽宁工匠;王福刚等7人被评为本溪市工匠;费仁辉等22人被评为本钢工匠;付祥志等11人获得辽宁省、本溪市、公司级劳模,闫晓坤等9人获得辽宁省、本溪市五一劳动奖章。他们,只是本钢众多技能大师工作站传承技艺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技能大师工作站,已经成为本钢不同专业、不同领域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有效带动了技能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

 

  开拓——

  打造人才“蓄水池”、能力“加油站”和技术“攻坚站”

  为了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站技术攻关、创新引领的作用,本钢对技能大师工作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技能大师工作站及所在单位进行双重考核,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技能大师工作站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本钢还全力为技能大师工作站提供工作沃土。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的通知;4月9日,辽宁省国资委下发了落实文件精神的通知。4月11日,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壮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集团公司各相关部门根据通知要求逐项抓好贯彻落实,并把正在实施的“四定”(定岗、定编、定责、定薪)工作同中央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设立技能专家、首席操作和高级操作等岗级,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待遇,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技能大师工作站以项目带人、以课题传技,让大师们把高超的技能和精湛的技艺传授给更多的职工,促进本钢工艺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此外,技能大师工作站所在单位也为技能大师营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硬件扶持基础上不断给项目、下课题、压担子,使技能大师能把生产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如今,本钢技能大师工作站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逐渐成为生产一线难题的“攻坚站”。近3年来,各大师站共申报专利47项,开展技术攻关306项,进行小改小革346项,提出合理化建议364项,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为推动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板材热连轧厂郭鹏大师工作站聚焦企业中心工作,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操作新方法,共完成技术攻关24项,创效达2000余万元。板材特钢厂郭建军技能大师工作站创新实干,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正在申报的国家专利5项,多项关键指标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板材冷轧厂张勇技能大师工作站围绕困扰产量、质量、设备运行等疑难问题,开展跨工序、跨区域联合攻关,取得骄人业绩,累计完成成果43项,创效7237万元。

  下一步,本钢将在费用补贴等软硬件资源上,对技能大师工作站给予更多方面的支持,并着力做好技能大师工作站的晋级工作,做大、做强现有技能大师工作站,打造更加优质的人才“蓄水池”、能力“加油站”和技术“攻坚站”。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徐可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