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报道 顾学超 摄影
10月12日、13日,2020年(首届)洁净钢生产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主办、世界钢铁协会协办。
会上,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究室科长翟俊作了题为《太钢不锈钢钢水洁净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主题演讲。分别从不锈钢洁净度控制的难点、太钢不锈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不锈钢脱氧及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和未来不锈钢洁净度控制的思想四方面作了介绍。
翟俊指出,不锈钢洁净度控制的难点主要是合金含量高,易氧化元素高;工艺流程长、钢-渣-耐材反应严重;钢种类型多用途广,对钢水洁净度要求差异大。
翟俊介绍太钢不锈钢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在1952-1985年,1985年以前以模铸为主,品种为马氏体和321,用于军工领域,产量5万吨/年。第二阶段在1985年-2002年,1985年第一台立式连铸机投产,进入连铸生产阶段,304进入量产,用于军工和部分民用,产量10万吨/年。第三阶段是2002-2006年,2002年全铁水+VOD投产,品种409L和430等低碳400系进入量产,用于军工、民用及汽车,产量60万吨/年。第四阶段是2006年至今,2006年180tAOD和宽幅连铸机投产,标志着不锈钢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五大系列不锈钢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产量430万吨/年。
“洁净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冶金装备、产品结构、市场需求和整体冶金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翟俊表示,太钢不锈钢洁净度技术的发展在1952-2002年为沉淀期,以满足成分和生产顺行为目标,基本无解精度的概念,2002-2012年为发展期,以生产过程质量为导向,引入和借鉴碳钢洁净度控制理念,2012年至今未成熟期,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分类、分级实现洁净度体系化控制,引领不锈钢洁净度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