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两会特别报道】何文波委员:坚持绿色优质钢材供给 与需求侧协同促进产业链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1-03-08 11:00: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朱晓波
 
  为坚决贯彻落实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钢铁行业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钢铁供给侧绿色化、智能化制造水平,优化供给结构和改善供给质量。
  何文波指出,钢协提出要打好钢铁行业强链“主动仗”,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供需“基本盘”,走好开放“升级路”。绿色钢材的研发生产应用,既是提升钢铁材料供给质量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提高产业链相关产品及装备轻量化和使用寿命的延长,对全社会低碳减排创造价值与贡献。
  据悉,2016年以来,国内粗钢表观消费年均增长约8000万吨,2020年为10.37亿吨,较2019年增长9000万吨。各方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并对钢材需求继续产生拉动,需求仍将有一定的上升。
  “十三五”以来,为引导绿色钢材生产和供给,钢铁行业已先后制定了YB/T 4767-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取向电工钢》等11项绿色设计产品行业标准和T/CISA 104-2018《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钢塑复合管》等11项协会团体标准,促进高强、耐蚀、长寿绿色产品开发,推进钢铁供给侧绿色升级改造。
  “在此过程中,除需要钢铁企业创新挖潜,也有赖于政府部门组织制造产业与需求侧产业链各方协同促进。”何文波强调。
  何文波认为,在钢铁供给与需求侧协同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首先,需求侧用钢技术规范标准与推进绿色钢材使用之间尚存堵点。建筑用高强钢筋和复合型抗震耐火钢、免涂装耐候桥梁钢、免涂装结构钢、耐磨长寿工程机械用钢等优质高性能绿色钢材,可满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但因需求侧用户使用习惯短期难以改变、设计标准规范欠缺、初期建造成本较高等限制而受阻。
  如工信部和钢协推进500MPa等高强钢筋生产应用,目的是为了减少建筑施工钢材用量。但有关强制性建筑施工类标准修订中,若将400MPa钢筋和500MPa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都定为一个,两者用钢量相同,推广高强钢筋应用减少用钢量,从而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并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就无法体现。
  其次,碳配额试点分配政策设计需要引导供给与需求形成合力,实现系统化减排。
  生产更强韧、更好焊接性、更耐腐蚀的优质高性能钢材,可实现钢铁材料全生命周期对全社会节能减排贡献,这类钢材产品单位能耗会因成份控制要求更精准,精炼时间更长,产品深加工环节更多而加大,相关能耗和碳排放量可能在某些工序上有所增加,生产成本也会更高些。这类钢材有不少属于特钢类产品,特钢较普钢在冶炼工序上增加了铁水预处理、精炼、产品深加工等工序,其单位产品的能耗远高于普钢,如果不加区别地将碳配额设为一个标准,就可能存在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何文波建议:
  一是要支持制造业与产业链探索绿色低碳钢材开发应用绿色快车道。“十三五”期间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卓有成效,成功之处在于高效解决了部门间重大问题快速反应与联动协调,建议组建类似的绿色优质供需适配性联合协调施策机制。支持钢铁行业在原有钢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基础上,完善钢铁绿色化、多功能化和高性能钢材生产应用的碳配额分配方案,推进钢铁低碳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建设。
  多部门、多行业协力制定钢结构建筑国家标准,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集多部门协作优势,协调强化上下游行业标准关联性和适用性,新材料研发与生产标准、使用规范的同步制定,体现产用目标一致性。
  二是要搭建创新平台,专项资金培育产业间深度融合协作开发应用。在绿色低碳钢材产品和生产技术研发层面,集合多产业力量共同协作推进。由国家科技部设立科技专项,或由协会组织低碳创新基金,集中行业优势资源进行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在专、精、特、新等绿色优质钢材品种领域提升技术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支持多产业在新材料应用方面深度融合协作,提高产业链系统减碳能力和钢铁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水平。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杨珊山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