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冶金报社承办的《钢铁脊梁》首播座谈会在京召开。
在首播座谈会上,作为大型纪录片《钢铁脊梁》的发起、推动和见证者,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分享了3个钢铁故事!

何文波讲的第一个钢铁故事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可能都记得这样一首歌:“大跃进,举双拳,恨天无路地无环。只要钢铁超英美,哪怕汗水漂起船!”虽然“大跃进”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但这首民谣充分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钢铁的渴望。今天,大家在《钢铁脊梁》纪录片里也将看到,2020年中国宝武一家企业的钢产量就超过了美国和英国钢产量的总和。新中国成立72年来,我们仅用47年就从缺铁少钢跃升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建立了世界产业链最完备、规模最大的钢铁工业体系,2020年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56.7%,至今连续25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位。

▲2020年12月25日《中国冶金报》刊发的中国宝武年产钢量突破1 亿吨的报道

何文波讲的第二个钢铁故事
“钢铁脊梁”这个词,现在可以查到的最早见诸报端的,是1987年7月21日《冶金报》上一篇题为《钢铁脊梁》的报道,报道了湖南省著名劳模、湘钢老架工班长刘兴福的事迹。从1977年到1986年,刘兴福带领架工班排除187起高炉危难事故,为国家挽回几百万元损失。刘兴福曾蒙受不白之冤被开除了党籍。调到湘钢后,他上了1300多个义务班,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加班费。这就是他默默向党交纳的党费。落实了政策恢复党籍时,他又一次将积攒了20多年的党费交给了党组织。湘钢称这种精神为脊梁精神。100年来,钢铁行业英雄辈出。正是对党的赤诚和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铸就了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钢铁脊梁。

▲1987年7月21日《冶金报》刊发的《钢铁脊梁——记湖南省著名劳模、湘钢老架工班长刘兴福的事迹》的报道

何文波讲的第三个钢铁故事
上世纪80年代,一辆桑塔纳轿车的价格是20多万元,现在奔驰普通款轿车的价格也是20多万元。这背后是中国钢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汽车用钢国产化的不懈努力。刚才,大家在纪录片里也看到了这个故事。现在,我国22大类钢铁产品中有19类自给率超过100%,其他3类超过98.8%,汽车用钢、大型变压器用电工钢、高性能长输管线用钢、高速钢轨、建筑桥梁用钢等一批钢铁产品进入国际第一梯队;钢铁技术装备也跻身世界一流,大型冶金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从邓小平同志1984年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不仅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太钢时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中国钢铁人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创新,铸就了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需要的钢铁脊梁。

▲1984年2月21日《冶金报》刊发的邓小平视察宝钢并题词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