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朱晓波 报道
实习记者 朱亚明 摄影
12月28日,《支持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金融政策与实施机制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朱永利分别在会上致辞,中国冶金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熊余平在会上做业务介绍。课题研讨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邢天添主持。

图为课题研讨会现场
陈玉千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1+N”政策体系出台后,工信部及时设立了绿色金融支持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课题,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性。首先,绿色金融可以为钢铁行业“双碳”战略保驾护航。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金融政策的支持。其次,绿色金融政策是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钢厂在绿色设备改造、绿色运输改造、绿色能源改造等各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据专家测算,我国钢铁行业要想实现碳中和,在30年的有限时间内平均每年需投资数千亿元,这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最后,钢铁企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宝武、河钢、鞍钢、包钢纷纷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路线图和时间节点。很多钢铁企业不断探索突破性低碳技术,开展氢冶炼等应用示范。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钢铁企业等多方主体力量共同推动。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本课题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相信在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下,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将行健致远。
朱永利在致辞中表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钢铁行业作为最典型的制造业,减碳任务艰巨,研究如何通过资本要素的配置来促进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十分重要。首先,在减碳方面,国家层面已经出台顶层设计,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体系也正在建立;其次,从行业管理来看,工信部也在制定相关措施,包括绿色金融如何促进相关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最后,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体企业的参与,要把相关举措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朱永利指出,希望绿色金融在推动钢铁行业减碳方面为整个制造业做出表率,争取将钢铁行业打造为榜样行业。

图为课题研讨会现场
熊余平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冶金报社的情况以及承担本次课题的报社咨询研究中心的情况。他表示,中国冶金报社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按照深耕主业,融合发展、多元开拓,加快整形的原则,实施定位主流化、内容专业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运行数字化、传播手段多媒体化的战略方针,加快媒体融合,贯通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APP等媒体平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大加强,得到了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肯定。咨询中心成立以来,一方面承接企业委托的市场技术政策咨询调研课题,包括结构调整发展规划建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另一方面为国家决策机构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报告。熊余平表示,相信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报社有信心在未来走出一条新闻、信息服务、咨询、规划的一条新路。
随后,中国冶金报社咨询研究中心课题组就“支持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金融政策与实施机制研究”课题从钢铁工业绿色化发展背景、金融政策支持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现状、国际经验、金融政策实施机制以及相关政策建议等方面向与会者做了具体汇报。
最后,陕钢、鞍钢、沙钢、晋南钢铁等企业就金融支持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等做了经验介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就相关话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采取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来自钢铁企业、高校院所及课题承担单位的共计40余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