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经纬 报道
5月27日,由河北省节能协会(以下简称节能协会)、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负责起草的节能协会首批团体标准——《河北省绿色工厂星级评价规范》《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监测方法第1部分钢铁生产企业》《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换向残留煤气反吹扫系统技术规范》审定会召开,三项标准均通过了专家组审定。

图为河北省节能协会会场

图为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会场
河北省发改委一级巡视员张国洪,河北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李玉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团体和企业标准化处处长袁晓鹏,节能协会名誉会长王大勇,节能协会会长、普阳钢铁董事长郭龙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冯超主持。
张国洪在讲话中指出,团体标准平台的搭建和首批团体标准的制定对于节能协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对节能协会团体标准工作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构建科学完整的标准体系,统筹推进系列标准的制定,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制定原创性、高质量的标准,三是充分利用协会平台,加强标准的宣贯和示范,使好的标准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李玉民表示,三项标准的制定对河北省工业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将起到较强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对全省钢铁行业和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他希望节能协会继续发挥优势,做绿色低碳发展标准制定实施的领头雁、排头兵,引导会员企业对标、达标、制标,以绿色标准建设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袁晓鹏对节能协会开展团体标准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团体标准组织特有的优势,多做填补空白的原创性标准;二是要抓住重点,加强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加快制定本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团体标准;三是重在实施,要做最急需的标准、最有用的标准,真正发挥团体标准的作用。
郭龙鑫表示,此次标准审定会议是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开篇,也是节能协会推动绿色化、标准化融合发展的序章。下一步,节能协会将以标准为纽带,密切配合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密切联系企业落实政策精神,在绿色成为河北省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中贡献节能协会的力量。

会上,节能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丁玉欣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标准的起草背景,立项、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情况。会议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为专家组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黄导为副组长。在组长和副组长的组织下,由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河钢集团原党委书记、河北省冶金协会首任会长刘如军,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存真,中国中冶低碳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晓东,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原总工程师孙学军,河北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鲍蕾组成的专家组对三项标准进行了审定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在广泛讨论后,专家组一致同意三项标准通过审定。专家组认为,三项标准紧密围绕国家和河北省“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分别从提高能源利用率、强化二氧化碳监测能力、深化工业绿色制造分层次系统建立相关标准,对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进程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三项标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标准编制符合相关要求,可操作性强,建议标准编制单位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后尽快发布实施。
王大勇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三项团体标准仅仅是节能协会实施节能降碳工作标准引领的开端,下一步节能协会还将在填补空白、开拓创新等方面,努力做好节能新标准的制定,为河北省节能低碳绿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50余家起草单位和80余名起草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