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走进绿色钢城】涟钢:绿色钢城让城市更美好

2022-06-14 09:38: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柳琴声 报道
 
  涟钢,位居湖南省地理几何中心——娄底市,是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核心骨干企业。1958年9月17日正式建成投产,目前年产钢规模1000万吨以上,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绿色工厂”,中南地区优特钢制造基地和亚洲主要的高端中薄规格热处理板材生产基地。
  在快速发展企业的同时,涟钢树立环境经营理念,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持续推进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环境改善同步进行的双赢之路。
湖南钢铁集团涟钢厂区俯瞰图。(涟钢 供图)
  技术升级 抓源头落实清洁生产
  走进涟钢,一弯碧绿的涟水河宛如绿色丝带缠绕在钢城的腰际;杨柳依依、小鸟欢鸣的沿河风光带,花香草绿、碧树成荫的厂区,作为一家地处城市之中的钢厂,蓝天白云下的涟钢像花园一样美丽。
  碧水蓝天、花园工厂,这是涟钢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换来的美丽回报。
  注重从源头落实清洁生产。“十一五”以来,涟钢投资100余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无论哪个项目,其配套的环保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从未打破过。
  近年来,涟钢又投资近3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通过推进技改升级置换,实现装备大型化和工艺现代化,持续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进一步削减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周边环境的持续改善。
  2020年建成投产的高速棒材生产线,采用先进的直接轧制、热机轧制等工艺技术,节能环保,大幅减少了厂区内钢坯的汽车转运量,减少了道路运输扬尘。
  2021年,涟钢投资12亿元,实施4.3米级焦炉环保升级改造工程,淘汰原有的 4.3 米焦炉和煤化新能源公司热回收焦炉,淘汰焦炭产能 64 万吨/年,等量置换新建 7 m级 复热式顶装焦炉 1座,按超低排放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干熄焦、备煤、煤气净化、煤气深加工、除尘、脱硫脱硝等生产辅助设施和公用设施。
 
图为涟钢厂区一角
  加大废水污染源治理力度,削减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涟钢投资1000万元,采用中科院过程所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焦化酚氰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染物排放按特排限值标准设计,进一步削减了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投资1亿元实施了3#焦炉干熄焦改造工程,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且从源头杜绝了熄焦废水的产生和排放。 涟钢还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利用大污水系统处理后的废水用于车辆冲洗、消防、绿化、洒水及厂区工业用水等,有效推进了水循环利用。
  2021年,涟钢外排废水量1444万m³,比2010年减少401万m3,削减幅度达22%,外排废水达标率为100%,COD、氨氮、石油类、悬浮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优于排放标准。废气中SO2、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其中SO2排放量为 4487吨,比2010年减少13239吨,削减幅度达75%,颗粒物排放量4497吨,比2010年减少8852吨,削减幅度达66%。
  管理护航  强责任实现绿色环保
  把绿色环保摆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涟钢严格环境管理工作,从内生机制上主动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绿色发展。
  早在2001年,涟钢就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2012年底,涟钢通过了湖南省环保厅清洁生产审核的评审,2013年成为国家工信部首批45家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
  以严于国家标准控制各项环保指标,涟钢铁腕构建最严环保监管体系,环保监管“三制合一”、“三监联动”。涟钢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二级单位,并作为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对未完成的予以严格考核,强化环保责任,确保了减排目标的实现。在主要的排放口,涟钢均设置有 “环保电子警察”,安装了与政府环保主管部门联网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员节能意识的同时,涟钢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确保节能项目顺利实施。理顺管理职能,强化能源管理,整合专业人才资源,促进节能技术进步,保证各项节能工作有序推进。实行吨钢综合能耗、工序能耗、产品能源单耗、重点耗能设备能耗的四级能源管理,将节能责任分解到分厂、车间、班组,确保完成各项节能降耗指标任务。同时,还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奖励与考核办法》,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对承担指标的单位负责人实行问责制,并与年度业绩考评挂钩。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涟钢生产厂区环境的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娄底市空气质量在湖南省排名前列,涟钢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引领 重创新推进深度减碳
  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是钢铁企业的庄严使命,也是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涟钢积极履行使命担当,通过加强技术创新、革新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高,而且废渣、废气及废水排放量大。在治理“三废”的同时,涟钢坚持循环经济的思路,视废弃物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生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资源”的发展模式,将废弃物变为原料再进入生产,循环产业链收到了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双重效益。在涟钢,工业废渣全部在线监控并100%回收利用,全年外排废水合格率达到100%;余热、余气和余压全部用来发电。今年5月份,涟钢日自发电量连续5次刷新历史纪录。
  聚焦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工艺改进等,近年来,涟钢不断加快向钢铁智造推进的转型步伐,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实施路径,通过数据驱动和模型支撑,实现自主决策,持续优化,全力打造“高效、精简、集成、少人”的现代工业控制体系智慧钢厂,让钢铁制造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目前,依靠大数据、云平台,涟钢已有数条生产线实现了无人操作。依靠建造的内部精益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原料入厂,到产品抵达客户后的使用情况,全流程均可以大数据跟踪、反馈,实现高度智能化。
  责无旁贷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涟钢加强技术创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加快产品迭代升级,针对双碳目标需求,加大高强高韧、耐蚀耐磨、轻量化长寿命钢材的研发和生产,以绿色钢铁产品推进深度减碳。2021年,涟钢累计研发新产品49个,新增替代进口品种 17个,高端品种比达到35%。涟钢研发的超薄规格耐磨钢应用在自卸车上,实现自卸车车厢减重40%,有效满足了低碳化需求。
  使命担当 打造更具竞争力绿色涟钢
  春末夏初,漫步涟钢生产厂区内,树木葱郁,绿草如茵,蓝天如洗,碧波荡漾,鱼儿嬉戏,鸟儿飞翔……阳光下,红色的厂房、蓝色的管道通廊、怒放的繁花相互对映,勾勒出这一幅美丽如画的景色。
  持续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感和自豪感,近年来,涟钢加快“花园式工厂” 建设。投入超过10亿元实施厂区环境专项提质改造,拆除旧设备旧厂房,腾出场地建绿地公园、修文化设施,打造涟钢人的绿色梦工厂。并增加洒水抑尘设施,购置了19台环卫车,其中包括3台雾炮车, 24小时洒水作业,确保厂区环境清洁。改造厂区道路,开行通勤车,提倡绿色出行,也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了周边环境质量。
  涟钢还严格按照3A级景区标准推进厂区亮化、美化、绿化、彩化。目前,涟钢开通了工业旅游线路,接受研学、市民参观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来感受绿色钢铁的迷人魅力。
  如今,涟钢绿地率达到35%以上,“天蓝、地净、水清、草绿、物洁”的“花园工厂” 被誉为娄底市一颗亮丽的“绿色明珠”。涟钢先后荣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省级绿化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涟钢所在的娄底市是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这些荣誉中也有涟钢执着绿色发展、建设绿色钢城的突出贡献。
  面向未来,涟钢将加速推进绿色发展升级版,肩负起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绿色涟钢的新使命:强体魄、练本领,把涟钢打造成为国内高端、智能、绿色、低碳的优特钢制造基地。产品优质、环境优美,“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美,和城市一起,蓬勃向前!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