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范铁军:做好“源头、系统、智能”减污降碳 走出低碳新征程第一步

2022-09-05 10:04: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赵萍 报道
王优 摄影
 
  “统筹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及应对气候变化双重目标,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经历4个阶段,当前第一步为减污降碳协同。”8月27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在2022(第十三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这样表示。
  在论坛上,他介绍了钢铁行业目前减污降碳的最新进展、行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建议通过发挥源头减排协同效应、充分发挥系统协同优势、以智能化为抓手提高减污降碳水平来推进减污降碳,助力钢铁行业走出低碳新征程第一步。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当前面临新挑战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国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共1.72亿吨钢铁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221家企业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22家企业完成部分环节超低排放改造,并在钢协网站上进行公示。
  范铁军介绍,钢铁行业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从行业来看,钢协发布《中国钢铁工业低碳技术路线图》,明确了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双碳”工程的4个阶段,以及5项重点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工艺流程结构优化、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加强全球低碳产业创新合作),为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路线。从企业来看,全国目前共有13家(初步统计)钢企被评为A级企业;邢台德龙、鑫达钢铁、福建三钢、龙门钢铁等多家钢企建成国家级钢铁工业旅游景区;中国宝武、鞍钢、河钢、包钢等钢企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发布行动计划、实施路径等。
  同时,范铁军也指出,当前行业运行现状将给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挑战。
  他介绍道,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多发及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行业运行出现以下特点。一是市场持续低迷。上半年钢材消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4%;粗钢产量同比大幅下降,即使全年保持今年前7个月的降幅水平,也将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粗钢产量最大降幅。二是钢材价格快速下跌。近1个月钢材价格虽有小幅回升,但仍处于年内底部。三是行业亏损不断加深。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出现月度全行业亏损,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亏损96亿元,在列入统计的90家企业中,63家当月亏损,亏损面达70%,亏损总额为132亿元,当月出现亏损的63家企业粗钢产量占重点统计企业的49%。四是全行业开工率显著下降。有关调研数据显示,7月上旬,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8.5%,85家全废钢电炉钢厂平均开工率仅为42.4%,2015年钢铁行业冰冻期“三减一停”(减产减员减薪、停产)现象再度出现。五是钢材库存同比大幅升高,今年2月初以来钢材统计总库存一直保持在3000万吨左右的高位,尤其是4月份以来钢材库存明显高于去年,个别钢企库存占比高达15%左右,资金链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经济总体需求偏弱、钢铁消费未达预期是主要成因。”范铁军指出,问题虽然在需求侧,但解决方案在供给侧。他分析道,从短期看,行业效益显著下滑,但行业整体资产状况还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从中期看,钢铁原燃料供给趋势总体趋于稳定,而钢铁原燃料供给对成本的冲击将持续;从长期看,企业间竞争力差距更加显性化,将出现分化和整合并行的态势。
  “对此,要重点关注如何统筹把握多目标下的动态平衡,以及如何统筹发展与低碳、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范铁军说道。
  “双碳”目标坚定不变 从三方面做好减污降碳
  “‘双碳’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我国构建‘1+N’政策体系框架,明确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六大重点任务和两大重大任务,足见‘双碳’目标坚定不变。”范铁军指出,钢铁行业是落实碳减排的重要领域,未来将面临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以及严峻的“碳经济”挑战。
  对此,他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走好钢铁行业低碳新征程第一步。
  首先,发挥源头减排的协同效应。
  一要提高有效供给。“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政策的引领下,中长期钢材需求量将呈缓慢下降态势。”范铁军指出,要加大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力度,突破短板材料,构建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同时注重开发低碳钢材。
  二要加大淘汰落后和装备升级,从根源上减污降碳。炼钢工序落后装备与先进装备在生产效率、能源消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装备升级,从源头上实现减污降碳。他指出,抓住我国钢铁行业布局优化调整、产能置换升级、环保搬迁等契机,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持续提升高炉单体装备规模和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水平;积极探索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突破性低碳创新工艺,优化铁前工艺结构,实现炼铁工序高效、优质、低耗、环保冶炼。
  三要在超低排放源头减排提质,避免末端增碳。他指出,有组织末端治理向精益化源头减排转变结合无组织改造节能提效,以及配套监控监管手段与清洁运输将实现精准减污降碳。
  四要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包括发展电炉钢、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推进清洁运输、使用新能源汽车运输等。
  五要加大氢冶金技术攻关,为深度降碳做好技术储备。“现阶段,生物质能不具备大规模利用的条件,电解技术仍处于实验基础研究阶段。因此,氢能冶炼、氧气高炉及非高炉冶炼、CCS(碳捕获与封存)/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当前攻关重点。”范铁军指出。
  其次,充分发挥系统协同的优势。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统筹减污降碳工作。范铁军指出,面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任务,需要充分利用“创A”的巨大影响力,将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治理与碳排放目标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山西省已将能耗指标纳入钢铁、焦化行业A级企业考核范围),形成任务明确、角度全面、标准统一的政策要求及政策环境,真正让A级企业成为钢企绿色发展的标杆,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建设全球最大的钢铁清洁生产体系。
  二是对超低排放改造系统优化、节能降本。“相较未完成超低排放的企业,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的吨钢环保运行成本超过100元,环保设施能耗仍有较大节能降本潜力。在当前环保成本上浮而利润水平大幅下行的情况下,成本的差异将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对此,范铁军建议,超低排放改造(包括已完成改造的企业)应全面考虑系统优化、整体设计和精准控制,在稳定实现超低排放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能耗、物耗,实现减污降碳、降本增效。
  三是强化产业链协同减排,包括推动钢铁与建材、发电、化工等多产业协同,实施钢化联产,推动用钢产业协同减排等。
  四是实现极致能效、系统节能降碳。“节能提效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减污降碳举措。”范铁军指出,要准确把握钢铁行业节能提效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节能优先,做好系统谋划;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低碳用能;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提质增效,同时扎实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最后,以智能化为抓手,提高减污降碳水平。
  一是提高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消耗,规避环境风险,包括脱硫脱硝智能化运行、除尘系统的风量自动分配、无组织智能化管控等。
  二是建设智能一体化平台,实现精准减污降碳。范铁军介绍,通过数字化与低碳化相结合,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超低排放与低碳协同管控数字化平台,可实现碳素流可视、可管、可控,以及钢企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对标,支撑企业开展碳排放水平、碳足迹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实现生产工序碳排放过程目标管控、碳排放预警管控及减碳降污协同管控。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