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德信钢铁闪耀“一带一路”系列报道(下)】德信精神:融合互通的中国典范

2022-11-03 09:31: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加军 李倩 报道
 
  从没水、没电、没设施到建成一座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钢厂;
  从当地员工无重工业经验到熟练掌握技术操作标准;
  从沟通障碍到共建共享;
  从困难重重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5年来,全体印尼德信人凭借始终如一的报国情怀、民族使命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儿,用实力和行动力创造了奇迹,变不可能为可能,让印尼德信钢铁成为闪耀在“一带一路”上的“钢铁明珠”。
  “一件事,一辈子,一直做,一定成。”在印尼德信钢铁成立5周年之际,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虽然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经历过失败和沮丧,但是“走出去”的决心和步伐始终坚定。
  “大选、疫情、几年不能回乡……回忆德信钢铁5年发展,我都能被自己感动。”丁立国说。
如今的德信厂区
  艰苦奋斗 荒岛上一座钢厂拔地而起
  “我们刚到时,这里是一个荒岛,走着深一脚浅一脚,一脚泥一脚水,且时不时蹿出一只野猪、跳出一只小鹿,还有蟒蛇在草丛中穿梭。可以说,这里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回想初到印尼苏拉威西岛时的场景,丁立国仍历历在目。
  “跋山涉水到这里,没水、没电、没吃的,更别提设施了,用一无所有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丁立国说,在1500亩的土地上,将集装箱一放,就开工了。据介绍,印尼德信钢铁现场指挥部,就是在这个集装箱里成立的。
原始森林边的指挥部
  对他们而言,难,还不止如此!
  项目工程量巨大。时任项目筹备组组长的包建华回忆道:“项目所在地是一片布满热带雨林的荒山,除了山就是谷,基本上得把山削掉把坑填了,才能去实施这个项目。”
2018年3月平山填谷建钢厂
  施工条件恶劣。在项目建设期间,他们还遇到了在国内前所未遇、难以想象的困难。印尼雨季漫长,最长的一次持续了28天,平均每天下3场~4场,降雨总量较大,施工现场成为一片“汪洋”。“当时现场积水深的地方达到1米多,施工难度巨大。”时任施工主管的王三波说,“且当地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类物资及施工设施严重匮乏,用‘没有不缺的东西’来形容毫不夸张。”
雨季施工工地一片汪洋
  为克服困难,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多方寻找施工资源,科学组织,攻坚克难,确保项目按进度推进。那时候,机具无法到达的地方,他们就人背肩扛;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方,他们就用铲车、挖机助力。总之,他们在这里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平均每天超1万名产业工人奋战在第一线。
小推车精神
  据介绍,在施工高峰期,外协总人数达5000人,各种机具车辆近300台,包括吊车110台、桩机28台、挖机40多台,自卸车近100台,每天柴油消耗约10万升。
  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2020年初在项目投产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项目带来了巨大挑战。当时,在部分员工国内休假、援助人员无法上岛的情况下,德信钢铁干部员工吃住在现场、日夜加班试产消缺,全员参与安装调试工作,打破了工序壁垒、地域限制等,最终确保项目按进度完成。
  除疫情外,他们还经受了地震、语言障碍等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此大的困难和挑战,为什么丁立国却这么执着呢?
  丁立国这样对记者说:“我为什么要到印尼来,为什么还在开创自己的事业?我个人单纯从财务上来看早就实现了自由,包括公司很多的高层也是一样,但即使这样为什么大家还是跟着我,不顾辛苦地走南闯北?放在小我上是对事业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放在大我上来说是为中国而战!这个‘战’是为了争夺荣誉,为中国争得荣誉,同样在个人的角度来看,是为个人争得荣誉!”
  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奠定了印尼德信钢铁项目的成功。
  2020年3月29日,对于全体德信人来说,是激动人心的一天。丁立国在北京远程下达点火指令,印尼德信钢铁1号高炉成功点火,标志着德信钢铁项目正式投产。见证点火的干部员工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德信钢铁炼铁厂1号高炉车间
  2020年3月31日9时18分1号转炉出第一炉钢,由天车将钢水吊到1号连铸机上钢,1号连铸机岗位人员进行大包开浇、中包开浇,钢水经过结晶器凝固成钢坯,再经过拉矫机慢慢拉出了通红的钢坯,八机八流方坯连铸铸坯顺利,标志着德信钢铁生产线全面贯通。
  随后,2021年2月3日,印尼德信钢铁2号高炉顺利点火,标志着炼铁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实现了两座高炉同时生产。
德信钢铁炼钢车间
  “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青山园区还有印尼政府层面的一些照顾与支持,我想最终还是德龙精神支持我们铸就德信‘钢筋铁骨’的性格,这个精神也会一直支持德信人把德龙的海外事业发展壮大。”包建华说。
  开放包容 融合中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人们常说,小型企业管理靠权力,中型企业管理靠制度,大型企业管理靠文化。对于印尼德信钢铁而言,存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多种不同,其是如何管理的呢?
德信钢铁职工庆祝公司成立5周年
  丁立国说在他心里只关心两件事情,一件大事,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倾尽一生,建设钢铁发展钢铁,让中国钢铁走向世界;一件小事,就是员工的幸福和快乐。
  “我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确保每一名员工随时可与我通话。”丁立国说。丁立国回忆了一件趣事,德信钢铁曾有员工怀疑他的电话是否能打通,有天夜里给他打电话,他接起电话说:“兄弟,你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得到的回复是“我就想看看电话是否能打通,没想到还真打通了”。
  言必信、行必果,这正是德龙钢铁集团“立德、立业、立回报”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德龙钢铁、振兴民族工业、共创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的体现。
  “中国和印尼地域文化不同,我们尊重当地文化并融入当地发展。”丁立国表示。
  据了解,印尼当地有很多穆斯林。比如,为尊重当地文化,德信钢铁在每个分厂设置礼拜室,以备印尼籍员工做礼拜;再比如,一个岗位招聘3个人就满足生产需求,德信钢铁招聘5个人,既不耽误员工做礼拜又能保证生产。印尼德信钢铁的这一举动让印尼员工十分感动。
  为打破语言障碍,德信钢铁的中国籍员工和印尼籍员工还互相教对方语言。就连德信钢铁的建筑风格也融入了当地元素。
  除此之外,德信钢铁敢于提拔和任用印尼当地人。丁立国介绍,2018年10月印尼一年轻小伙儿Halu Oleo从肯达里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加入印尼德信钢铁,经过3年的培养和锻炼,如今已成长为炼钢事业部维护作业区副主任,下辖中国籍员工18人、印尼工64人,收入为当地社平工资的4倍左右。他不仅能熟练地进行中文交流,而且个人管理能力、事业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提高。他说:“很荣幸加入德龙这个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术,而且得到了重用和提拔,十分感动。”
  共赢共享 带动印尼就业和繁荣
  “我们‘走出去’的是比较优势产业,带来的是共赢。”丁立国说。
  5年来,德龙钢铁集团带着人力、物力、财力到印尼建厂,不仅传授给他们先进技能,增加当地就业,而且助推了印尼产业升级。
  打通钢铁产业链,带动印尼当地就业。“原来印尼的钢铁行业基本只能进行一些下游的环节,但现在通过我们的规模优势,从矿石、煤炭开采到炼钢到下游的产业制造,都会被我们带动发展起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包建华说。据了解,德信钢铁的建成投产,不但填补了印尼国内全流程钢铁项目的空白,而且带动了当地近6000名员工就业。此外,德信钢铁还能为上、中、下游产业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
  开展培训,提升印尼籍员工技能。印尼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合格的工人。为提升印尼籍员工的工艺技术操作水平,德信钢铁、青山公司与当地政府一起,对他们进行一系列培训:从精准的实操培训到专业的技能培训,再到师带徒培养,并阶段性组织技术比武,促使他们快速提升技能。
印尼籍员工接受系统培训
  “目前我们园区项目除重要岗位的高级技术工人主要来自国内以外,一线工人都是招聘的当地人。通过诸如赴中国总部钢厂实训、中方对印尼籍员工传帮带等培训活动,目前不少印尼籍员工已经成长为班组长、工段长,甚至是主任级。他们不仅能够拿到比当地平均工资高得多的收入,而且可以学到货真价实的技术。”丁立国说。
  很多当地工人表示,在这里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少印尼籍员工把家也搬到了园区周边,全家人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园区企业相关联的工作。一些印尼员工甚至表示“在这里工作,连媳妇都比别的地方好找了”。
  印尼德信钢铁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展现大企业的担当精神。
  捐款捐物,抗击疫情。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印尼德信钢铁第一时间筹措抗疫物资,捐赠N95口罩18000只,后又筹集到176套医用防护服、920只N95口罩和600把测温枪用于抗疫;与此同时,万里驰援印尼中央政府1万人份核酸检测试剂盒和6000只口罩等用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为防控疫情捐款
  疫情反复,2021年7月30日、10月13日印尼德信钢铁分两批向印尼政府捐赠300套制氧机、60套呼吸机和850瓶40升氧气瓶,支援疫情防控。
  筹措资金,支持教育。2020年9月24日,印尼德信捐助5亿印尼盾用于资助Yayasan Surya Institut(苏利亚学院基金会)教育项目,培养未来人才。2021年3月1日捐助4亿印尼盾用于印尼本地基础数学教学项目。
  践行社会责任,建设基础设施。印尼德信钢铁所在青山园区发展自身的同时,认真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帮助当地建设基础设施,为周边村庄居民24小时提供电力,建设中压输电线路长达42公里;帮助周边社区建设早教中心、幼儿园、伊斯兰教中学、村部办公楼和足球场,修缮清真寺,为周边幼儿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而是百花齐放的大利。的确,印尼德信钢铁项目不正是开放、包容、共赢的国际典范吗?
  据了解,目前,德龙钢铁集团在印尼已累计投入30.5亿美元。其中德信钢铁项目一期投资11.8亿美元,已建成“400万吨钢铁+150万吨焦化”产能;一期扩产项目增加投资10.2亿美元,将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扩产完成后德信钢铁生产规模将达到“700万吨钢铁+300万吨焦化”产能。德天焦化项目投资8.5亿美元,2022年底将陆续投产,焦化产能将达到470万吨。
  “家国情怀、创新实干、坚忍不拔、心无旁骛、勇担责任”,5年印尼德信钢铁人展现的精神,正是中国钢铁人建设“一带一路”的精神,也是融合互通的中国典范。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