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碳市场成交额突破80亿元——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有哪些新进展?

2022-11-14 10:27: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樊三彩 报道
 
  10月27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累计成交额为85.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同时,近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2月31日收官,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79亿吨,累计成交额为76.61亿元,配额履约完成率为99.5%。“双碳”工作效果显著。
  2021年以来,我国政府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有“保”有“变”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粗钢、电解铝、乙烯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别比10年前下降9.0%、4.7%、4.9%。”生态环境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为优化能源结构,生态环境部有“保”有“变”,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方向加速转型。
  一方面,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我国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集中利用。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通过大力推进煤电“三改联动”,2021年全国煤电完成节能降碳改造1.1亿千瓦、灵活性改造6380万千瓦、供热改造6830万千瓦,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2.5克标准煤/千瓦时,比2012年下降了6.9%。“截至2021年底,我们累计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近9亿千瓦,实施灵活性改造超过1亿千瓦,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指出。
  与此同时,现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持续发展。2021年我国煤制油、煤制气、煤(合成气)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823万吨/年、61.25亿立方米/年、675万吨/年。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对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水平、加强商品煤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持续增强油气供应保障,2021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2.5%,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升至8.9%。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2021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提速,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超煤电,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0%。同时,我国加快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1亿千瓦项目已开工建设。“截至2021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李高表示。
  运输体系转型 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生态环境部表示,2021年以来,通过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国运输体系转型取得新成就。
  一是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2022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同比增长100.26%。“2021年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5.4%飙升至13.4%,是当年汽车行业最大亮点,进一步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李高表示。
  二是大力推进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降低铁路运输能耗。2021年,我国铁路电气化率达73.3%,国家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9%。加快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2021年铁路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7.74亿吨,同比增长4.9%;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54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同比增长9.8%。
  三是加快实施民航绿色发展规划。截至2021年底,全国机场场内电动车辆占比超过21%,其中北京大兴机场电动车辆占比接近80%。我国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替代设备安装率、使用率均超过95%,2018年以来累计节省航油约64万吨。
  完善支持政策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2021年以来,政府持续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首先,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例如,我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发布并实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 年版)》,推动实现绿色债券界定标准“国内统一、国际趋同”。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内的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领域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1425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28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又如,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创新推出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创新。截至2021年末,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 33%;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2%,各类主体2021年发行碳中和债券2743亿元。此外,加强气候投融资工作,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
  其次,完善财税政策支持。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如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免征增值税;环境保护税法对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减排比例设定两档减征优惠;等等。同时,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行业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最后,加快推进电价机制改革。2021年以来,政府持续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了更严格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政策,适应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的能源价格政策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2021年以来,政府持续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首先,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例如,我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发布并实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 年版)》,推动实现绿色债券界定标准“国内统一、国际趋同”。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内的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领域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1425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28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又如,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创新推出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创新。截至2021年末,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 33%;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2%,各类主体2021年发行碳中和债券2743亿元。此外,加强气候投融资工作,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
  其次,完善财税政策支持。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如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免征增值税;环境保护税法对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减排比例设定两档减征优惠;等等。同时,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行业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最后,加快推进电价机制改革。2021年以来,政府持续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了更严格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政策,适应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的能源价格政策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