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淡水河谷参与发起“履行ESG,拥抱双循环”绿色发展倡议

2022-11-11 09:36: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朱晓波 樊三彩 报道
 
  11月7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2外资企业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论坛上,淡水河谷携手多家外资企业共同发起《“履行ESG,拥抱双循环”绿色发展倡议》(以下简称《倡议》)。
淡水河谷中国公司事务高级经理周宏达先生(左二)代表公司参与发起《“履行ESG,拥抱双循环”绿色发展倡议》 
  《倡议》表示,当今,绿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一大潮流,低碳转型亦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在绿色发展赛道上作领跑者,解决好环境、社会和公司长期治理的课题,才能跨越循环往复的经济周期,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我们很荣幸可以与众多富有责任感的外资企业一同发起绿色发展倡议。”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谢雪表示,“今年是淡水河谷建立80周年。历经八十载的发展,我们深知,我们的影响远远超出采矿本身。正因如此,我们致力于改善生活、改变未来,我们为此齐心协力。当我们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威胁,我们决心为对抗气候变化贡献力量。我们为此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引领可持续采矿转型。”
  淡水河谷设立的目标包括:到2030年前将“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绝对排放量减少33%,到2050年前将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的净零排放,以及到2035年前将“范围三”的净排放量减少15%。淡水河谷正与中国紧密合作,履行公司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承诺。
  据介绍,在“范围一”和“范围二”减排领域,去年,中国领先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为淡水河谷的“塞拉多骄阳”项目提供了光伏组件和备件,这是巴西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之一。今年,淡水河谷在巴西接收了第二台100%以电池供电的电力机车,这台电力机车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目前被用于巴西马德拉港海运码头的调车场。淡水河谷还接收了两台来自中国的72吨级100%以电池供电的电动卡车,这两台电动卡车由徐工集团制造,目前被分别用于公司位于巴西的一座铁矿和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一座镍矿。中国制造的零排放设备正助力淡水河谷达成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在“范围三”减排领域,由于淡水河谷94%的“范围三”排放来自于已售产品的加工,其中又以钢铁生产为主,而公司50%以上的铁矿石产品售往中国,淡水河谷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则更为紧密。自2021年起,淡水河谷已与10家领先的中国钢铁企业就在低碳炼铁领域开展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我们对包括绿色压块、Tecnored等在内的创新脱碳解决方案充满信心,相信它们将助力中国钢铁行业实现绿色转型,从而为中国的‘双碳’目标做出贡献。淡水河谷作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原材料供应商,期待与中国共同拥抱碳中和的绿色未来。”谢雪说。
  除了参与发起绿色发展倡议外,淡水河谷的案例还被收录于今日论坛上发布的《2022外资企业ESG与双碳战略发展研究报告》。
淡水河谷案例被收录于《2022外资企业ESG与双碳战略发展研究报告》
  本次论坛由商务部国际商报社联合中国银行、辽宁省商务厅共同举办,论坛围绕“双循环”给外资企业带来的机遇,聚焦外资企业ESG与双碳战略等话题,充分诠释外资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展现外资企业履行ESG的生动实践,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图片由淡水河谷提供)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