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非凡十年·企业篇】晋南钢铁:踔厉奋发 逐梦前行

2022-11-17 09:33:00

图为沃能化工厂区
图为加氢站
图为整装待发的氢能重卡
图为厂房墙体光伏
图为盐碱地光伏
图为5G+一键炼焦
图为铁水罐智能调度
图为高炉雄姿
图为镀铜焊丝生产线
图为角钢生产线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晋南钢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成为绿色低碳钢铁企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卓越平台”为企业使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先后实施了一批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智能制造、绿色低碳项目,进一步做大实业、做强产业、做优主业,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创建环保绩效A级企业
  秋分时节,天高云淡。行走在晋南钢铁厂区大道上,随处可以看到车头标有“氢能天恒”、车身标有“H2”字样的车辆来往不断。这是晋南钢铁前不久投运的氢能重卡,也是晋南钢铁优化调整物流运输方式、提高清洁运输比例、创建环保绩效A级企业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晋南钢铁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将环保视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下“狠力气”进行环境治理。晋南钢铁委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从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监控监测等4个方面进行了现场评估,建立问题清单,狠抓整改落实,实现了全流程、全工序超低排放,2021年1月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进行了超低排放公示,晋南钢铁达到了环保绩效A级企业的标准。
  在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方面,晋南钢铁投资4亿元建成投用的烧结烟气净化项目,采用双级活性炭净化技术及装备,有效实现了烧结烟气多污染物深度协调治理和副产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所有出口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浓度颗粒物小于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小于1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小于35毫克/立方米,优于“山西省高质量发展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方面,晋南钢铁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了焦炉封闭项目,先后对一期6.25米侧装捣固焦炉的机、焦侧进行了全封闭,封闭面积约18000平方米;对二期7米顶装焦炉的焦侧进行了全封闭,封闭面积约7000平方米;全封闭棚内都配套建设了烟尘收集换风系统,确保对焦炉无组织逸散烟尘全部收集治理,在国内具有示范引领性。
  在构建清洁运输体系方面,晋南钢铁铁路专用线设置雾炮、雾帘、洗车平台,均连接至无组织管控治一体化智能平台系统,所有雾炮均具备鹰眼识别和感应功能,智能识别车辆装卸扬尘动作,自动对有扬尘的作业区域进行喷雾抑尘。物料到达专用线后用皮带机输送至晋南钢铁封闭料棚,3条铁路专运线替代了约40万辆倒运车辆的运量,有效杜绝了车辆拉运产生的扬尘以及尾气的排放。晋南钢铁现有300辆氢能重卡、40辆电动汽车用于产品及大宗物料的运输,为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晋南钢铁对园区、厂区现场进行高标准绿化打造,全方位提高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美化厂区环境。截至目前,晋南钢铁厂区绿化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53%;已建成生态型园林工厂,连续多年被权威媒体评为“钢铁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称号。
  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 打造千亿元级氢能产业链
  2022年8月11日,晋南钢铁隆重举行氢能重卡交付仪式,这是晋南钢铁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会议精神、践行“氢化山西”战略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晋南钢铁提前布局、超前谋划,依托自身钢铁、焦化、化工的能源互补优势,率先在全国构建“钢-焦-化-氢”全闭环低碳产业链,利用高炉、转炉和焦炉煤气合成乙二醇、LNG及氢气,不仅减少了污染、降低了碳排放,同时还将氢气送至高炉使用,实现了“氢冶金”,达到了低碳冶金的目的。
  晋南钢铁作为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认真落实省政府对链主企业提出的“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要求,有序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清洁低碳的氢能产业体系。晋南钢铁在成功实施氢能冶炼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光伏“源网荷储”项目,布局氢能重卡、加氢站及提纯液氢等千亿元级氢能产业链,全方位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晋南钢铁与中国华能合作建设的1300兆瓦光伏“新能源+储能”项目正式启动,一期300兆瓦光伏项目将于近期并网发电。同时,晋南钢铁又结合各厂区特点,充分利用车棚、厂房屋顶、农业园区闲置空地和太子湖水面等区域建设7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
  2022年5月,晋南钢铁与大运汽车、南京金龙、一汽解放、美锦能源等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开展氢能重卡厂区内短途倒运、氢能客车应用、氢能特种车辆、无人智能驾驶、加氢站及光伏制液氢项目建设,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建链成群。目前,加氢站已建成投用,300辆氢能重卡已经到厂,并交付使用。
  下一步,晋南钢铁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促进氢能产业链提质升级。
  晋南钢铁计划用光伏绿电,通过电解水制氢+制氧+液氢,为氢能重卡和氢能冶炼提供原料,最终实现用“绿氢”“绿氧”“液氢”替代化石能源电力、焦炭,开创一条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碳中和”路径,为打造千亿元级氢能产业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 数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21日,从工信部主办的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绿色智能制造专题赛决赛上传来喜讯,由晋南钢铁申报的“5G工业互联网绿色‘双碳’项目”荣获二等奖,标志着晋南钢铁绿色智能制造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双碳”背景下,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加快钢铁行业科技创新,是实现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推动科技赋能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化转型,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2019年以来,晋南钢铁先后与物泊科技、上海钢软等互联网公司合作,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EMS(能源管控系统)、物流运输、物资集中采购、电商销售平台、大宗物料管控系统、精准库存系统、财务NCC管控系统、环保有组织和无组织管控平台以及设备自动连锁等十余项信息化系统;与中国联通合作建设山西省首家5G网络全覆盖工业园区,通过物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5G+铁水罐智能调度”;与太重合作,通过数字孪生将远程控制、智能化控制、视频AI监控等场景引入现场生产作业中,实现“一键炼焦”。
  其中,晋南钢铁MES系统全面上线后,各生产工序物料消耗与产出全部实现自动化采集,并自动生成报表,能够做到每天精准核算日成本和企业效益。铁水罐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铁水从高炉到转炉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和协同控制,将铁水运输至转炉的温度由原来的1280摄氏度提高到1370摄氏度,每年可节省1.2万吨标准煤。“一键炼焦”填补了焦化行业空白,在实现焦炉四大车现场无人值守、无人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员工幸福感。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助力区域经济振兴
  晋南钢铁在高质量转型发展进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区域振兴,担当社会责任。
  2020年,晋南钢铁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1108万元;2021年7月河南遭遇洪灾,晋南钢铁向河南灾区捐款500万元,同时捐赠价值100余万元的水泵、消防带、电缆、发电机、山泉水、香菇酱等救灾物资,帮助当地防汛救灾、重建家园;2021年11月向临汾市政府捐赠防汛救灾款30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晋南钢铁还投资4亿余元为邻村村民建设惠民小区,大大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投资2亿余元建设曲沃城区和周边邻村热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冬季供暖的问题;投资7000余万元对园区主干道进行提标改造,对连接周边邻村的破损路面进行了修复,为周边村民和员工上下班出行提供了便利。
  自2009年以来,晋南钢铁每年春节为邻村70岁以上老年人发慰问金,至今已连续发放了13年,发放邻村由当初的不足10个增加到现在的近30个,发放人数由当初的1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3600余人,发放标准由当初的每人2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元,在助力区域振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邻村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2022年,晋南钢铁共为26个邻村3647名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慰问金291.76万元。
  此外,晋南钢铁还投资数千万元建设香菇种植、果蔬脆片、脱水蔬菜等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产业及果蔬加工,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截至目前,晋南钢铁社会公益事业捐助累计超过10亿元。
  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未来,晋南钢铁将在党的正确指引下,不忘初心、踔厉奋发、逐梦前行,努力承担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责任,携手合作伙伴开启新赛道,占领新高地,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丁卫国/文 邹莹/图)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