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5月10日第七个中国品牌日和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朝阳联强轧辊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朝阳联强)再次分别荣获了中国冶金报社组织发布的“2023中国卓越钢铁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品牌”,以及“钢铁产业链绿色标杆企业”称号。其高速钢轧辊制造技术则荣获了“钢铁行业绿色好技术”称号。
朝阳联强为何能在遭遇退城搬迁(从唐山搬迁到辽宁朝阳)的巨大困难之际,阵脚不乱,旗帜不倒?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再赴朝阳采访了朝阳联强总经理孙建勋。
孙建勋侃侃而谈。他认为:品牌是生产者和用户共同的追求。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升产品品质,有利于促进企业诚实守信,强化企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实现更加和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结构转型旗帜鲜明
谈到在轧辊生产中,创立品牌的具体理念和措施时,孙建勋说:国内钢铁行业在短期内必须压减产能20%~30%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而对轧辊行业而言,压缩钢材产量就等同于轧辊市场需求的相应减少。但今年朝阳联强的生产经营总体受市场影响不大。原因是朝阳联强近三年进行战略搬迁,主动压缩了产量。从2022年朝阳联强整体经营数据来看,无论是订单、产量、销售,以及回款和效益,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率。
孙建勋从德龙轧辊回到朝阳联强近两年时间,做的首要工作就是企业转型。
第一个转型是轧辊产品结构转型。这也就是随着钢材结构的调整而转型。全国长材、棒线材产品、工程用材受房地产和基建项目减少影响需求比重在下滑,而制造业因为板带材用材数量增加,板带比在提升。这势必会影响轧辊需求的改变。因此,朝阳联强审时度势,预判到这种变化,及时进行了产品结构的调整。
朝阳联强提出的产品结构转型调整方针是:做精棒线轧辊产品,做强板带轧辊产品,做大型钢轧辊产品。
为什么要做精棒线材轧辊产品?因棒线材虽然需求量虽然在减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即使压缩棒线材产量,其总产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要高于国外。即使再压缩,十年内也将保持在每年2亿吨以上的需求量。因此,棒线材轧辊作为朝阳联强的传统优势产品,占据同行业领先位置,是一定要保持的,而保持的措施就是要做精。那么,如何做精呢?
一是借助朝阳联强的品牌优势转型到特钢棒线材轧辊领域,以及其它轧辊领域。例如,高温耐热钢、耐浸蚀钢、耐压力钢、耐候钢等特殊钢轧辊领域,在这些领域,国内需求会越来越大。
二是要完成这类钢材轧辊的研发生产。在国内轧辊同行中,拥有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联强联强完全可以凭借多年来在新材料设计和工艺开发领域的经验积累进入并占据这些特钢的长材生产领域,这是朝阳联强做精棒线轧辊的主要内涵。
做强板带轧辊是强化朝阳联强品牌的又一个核心策略。从2022年开始,朝阳联强生产的板带轧辊占据总合同量的30%以上,这一业绩是联强从两年前就开始注重板带轧辊开发的结果,后期板带轧辊在公司的占比还会逐步提升。
朝阳联强现在研发的板带轧辊核心技术,可以用于950mm到1450mm的板带轧辊产品生产。朝阳联强当前已经聚集了业内板带轧辊技术领域的一批优秀工程师。这些人科班出身、具有多年一线生产和研发的经验,了解世界板带轧辊发展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生产关键技术,已经为强化朝阳联强轧辊的品牌起到了巨大作用。
做大型钢轧辊,则是基于朝阳联强新上了30吨、15吨的业内领先水平的电炉,该大型设备目前已经进入调试阶段。这些电炉就是为生产型钢轧辊产品而积极准备的。朝阳联强观察到,中国建筑类型钢的建筑标准已经出台。由于建筑型钢可以提升建筑有效面积的利用率,且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因此建筑行业型钢的利用率占比将会显著提升。
正因这种政策的变化,为朝阳联强进入型钢轧辊市场提供了支撑。型钢轧辊是制造行业里面的耗材大户。在行业内做大型钢轧辊产品是朝阳联强整个产品调整的第三个方向。
第二个转型是客户结构转型。朝阳联强是拥有40年历史的品牌企业,经统计,自建厂以来,该公司已经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了35万支,30多万吨的高端轧辊,世界钢铁有7亿吨钢是用联强轧辊轧出的。联强轧辊是中国注册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在国内外钢铁行业有着极高的声誉。
朝阳联强为了保持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决定要对用户进行分类,对于国内外钢铁企业中具有发展潜力、技术先进、产品独特且信誉良好的高端客户,要更积极地发展好合作关系;对于那些管理不规范、缺乏竞争力、不讲究市场规则的不诚信客户,坚决地终止合作。这样的调整,对提升联强轧辊的品牌形象和引领行业发展方向都具有现实意义。
朝阳联强计划通过两三年的调整,使企业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都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对全国轧辊同行而言,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当其时。
品牌建设克难攻坚
孙建勋认为,朝阳联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品牌建设。
他说,建设品牌首先是维护品牌尊严。以往不考虑性价比,只考虑最低价格,成了阻碍钢铁行业和轧辊行业发展的顽疾。在低价中标的环境中进行品牌建设是困难重重的,必须加大力度克难攻坚。
孙建勋认为,只有从理念和实践中均能做到靠品牌来选择供应商的钢铁行业才能叫做有远见的、成熟的行业。目前国内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不多。低价竞标机制对好的轧辊生产企业、好品牌是有伤害的。唇亡齿寒,如果轧辊行业都不行了,谁来为轧钢企业服务呢?
综上所述,一些不适合朝阳联强发展需求的低端客户,会有尊严地坚决舍弃。
其次是进行品牌维权。说到维权,是针对联强品牌受到不法侵害的一些现象。
朝阳联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前身为钢铁研究总院与丰南县合作共建企业,目前已有40余年中小型离心轧辊生产历史,凭借着几代联强人的辛苦耕耘,使得联强轧辊拥有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离心轧辊生产技术,在由联强首创的离心复合高速钢轧辊专利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持下,联强连续30年保持中国中小型离心轧辊市场占有率第一,连续25年保持中国中小型离心轧辊出口量第一。因此,联强品牌在轧辊行业中享有盛誉,是行业中的名牌产品。在当前市场上,只有两家存续公司属于“联强轧辊”品牌企业。一家是原唐山联强冶金轧辊有限公司,另一家是朝阳联强轧辊有限公司。
恰恰因为联强品牌在行业中具备不俗的影响力,在联强轧辊从唐山战略搬迁至朝阳建设期间,社会上有个别轧辊同行产生一种投机心理,在企业字号里面私加“联强”的字号,利用联强品牌的影响力谋取私利,误导客户为假冒劣质产品买单,一些钢厂因此蒙受损失。这种违法行为也给真正联强品牌的信誉与声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企业扰乱了行业秩序、破坏了市场环境、违反了法律法规,在行业中、社会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当然,这种企业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朝阳联强正在启动法律手段,运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产注册条例等方面来应对这些企业。如果这类企业继续侵犯朝阳联强合法权益,朝阳联强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联强品牌及其企业的尊严。
一个强大的国家,强大的企业,强大的品牌,不仅要有给别人带去利益的能力,还必须有对不法侵权现象和侵权人予以打击,并挽回损失的能力。朝阳联强将通过以上措施维护品牌,构建品牌的建设平台。
五定、三改、两奖、四提升添活力
孙建勋认为,品牌建设核心措施是持续地转型升级,包括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和运作模式升级。
朝阳联强所提出的“打造面向客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端绿色数字化新型制造业标杆”的企业发展目标中的“三个面向”,就是我们建设品牌的一个方向,即面向客户建设品牌、面向未来建设品牌、面向世界建设品牌。提出这种战略目标的理论基础源自传统轧辊企业是低效率生产型企业。这种企业在现代的技术环境下将会走向末路,如果不进行改革,此种企业就注定被时代所淘汰。
现在不仅仅是朝阳联强,也不仅仅是轧辊行业,以及其它传统行业,其从社会招工都已经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招工困难的原因不仅仅是待遇问题,还有工作环境问题。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出生的这代人,他们对自己工作环境的这种要求,以及对他们自己这种需求的表达,似乎跟上个世纪70年代、60年代、50年代出生的人都不一样,他们受的教育和心理的需求跟原来大不一样。朝阳联强转型到了辽宁以后,辽宁朝阳地区本身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带,缺乏这些工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朝阳联强搬迁到这里后招工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甚至连基础人员的招聘都面临困难,专业对口的专业人才招聘则更是困难。欲改变这种招工难的局面,就必须改革优化企业的生产模式,美化、优化生产环境,才能吸引人才。要调整生产模式,把目前企业这种离散型、低效率、传统的类似于手工制作的生产模式,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数据化地改造给企业赋予新的能量。如果不进行这种改革,轧辊行业将逐步走向消亡。类似行业将逐步向东南亚,甚至非洲地区转移。现在在欧美地区,轧辊行业已经凋敝、衰退得十分严重。这是一种趋势,下一个需要衰退的也许就是中国轧辊行业,因为它不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整体现状。
综上所述,轧辊企业的改革迫在眉睫。具体怎么改?一是要采用自动化技术改革铸造工艺。在轧辊机加工环节,践行新的嫁接模式,推行“5324”的精益生产模式,通过多种生产管理模式将整个机加工环节的生产运营规范起来。
所谓“5324”,就是五定、三改、两奖、四提升。
何谓“五定”?例如,生产中的产品和工件都叫件。五定,就是件定位,件定法,件定薪,件定机,号定班。具体说就是轧辊生产出来后,是哪个班生产就固定了。这个产品出来以后,按照它的规格和材质,它在哪个工序流转到哪个工位是固定的,这就是叫件定位;轧辊产品出来,按照其材质、规格,用哪种加工工艺是固定的,这就叫件定法;轧辊产品出来后,在哪个工位,工人去干哪个工位,其工资是固定的,这就叫件定薪;产品用哪台机床去加工是固定的,这就叫件定机;轧辊产品从铸造工序生产出来以后,毛坯在机加工分转中,其路线是非常清晰的,这就叫号定班。
为何要开展这种专业精细化的管理?因为前期朝阳联强的小轧辊很多,工人有时候找一只轧辊,吊来吊去半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找不到。推行了上述“五定”法则,工人去找一支轧辊不超过30秒就找到了。
何谓“三改”?就是加工工艺的跟踪改进,样板图纸管理的改进,以及附件和加工设备的效能改进。“三改”是持续改进内容的嫁接,即工艺要改,设备、装备都要改。原来找张图纸需要翻着找,管理不规范,现在车间内工人都用平板电脑,只需打开文件夹,就可以找到。
何谓“两奖”?就是在分厂里面建立奖励制度。首先,设置当月产量的个人优胜奖;第二,当月最优秀的工人应荣获优秀进步奖。两个奖励长期设立,每个月雷打不动都要执行。
何谓“四提升”?这是针对工人水平的提升而言,即对标提升、内部交流提升、培训提升、比武提升。在职工中开展大比武活动,通过活动让工人不断地提高加工水平。这种促进机加工增长的5324管理模式,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30%。例如,企业以前实行26天的生产制,100人一个月30天两班倒,只能生产1000吨轧辊。现在72人,只用26天就能生产1010吨轧辊,少了30个人,少上4天班,产量比前者还高。现在朝阳联强引入MES制造执行系统,将“5324”生产模式固化,实现了数据统计的即时化、透明化。在企业MES运转以后连线的每一个产品,它处在哪个工序,消耗了多少个工时,使用了多少个工具,工人应该开多少工资,随时随地都会查出来。
将来,通过终端系统查询,任意一只轧辊在哪一个工序,通过扫码均能立刻知晓。朝阳联强的MES系统的配置的目的,就是强化联强在行业里的领先位置,通过使用新技术、通过数据管控管理手段,把这种离散型的生产转化成高效的现代化生产。随着在未来的使用中不断优化改进,朝阳联强就能够在轧辊行业里树立起一个新的标杆。虽然国内外尚没有一家轧辊企业建立这套系统,朝阳联强已经有成熟的方案开始落地实施。
孙建勋指出,一个好的品牌一定是给客户带去价值,同时也是给自己带来价值,给外界带来价值,外界包括社会,包括用户,包括供应商,包括同行,包括社会受益者。一个好的品牌不给别人带去价值,就不能叫好品牌。孙建勋坚信,通过他们的改革会给轧辊行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让轧辊这个传统行业留在中国,让轧辊制造业长盛不衰,也会通过升级把轧辊行业改造整合成一个高端的行业,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乐于加入这个行业中,使轧辊行业再现欣欣向荣之景。(夏杰生)
朝阳联强生产的高速钢轧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