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郝淑慧 报道
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
“轧辊作为轧机和轧钢设备的重要部件,是影响轧钢质量与成本的重要因素。轧辊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钢铁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钢企的降本增效需求和轧辊行业的瓶颈技术,始终是共昌轧辊科技创新的着眼点。”4月18日,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黎军在第二届轧钢与轧辊新技术推进大会上表示,目前,共昌轧辊已取得了喷射成型技术在轧辊生产制造应用中的重大突破;未来,将继续坚守“共信共享共昌”初心,与轧辊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持续攻坚轧辊行业关键瓶颈技术,为产业链协同发展再做新贡献。

邵黎军介绍,共昌轧辊在技术创新领域走过了3个阶段。一是技术引进,助推大型板带轧辊实现国产化。“2002年,共昌轧辊斥巨资首家引进国外大型立式离心复合轧辊制造技术,通过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突破原工艺设计与制造的局限,实现板带轧辊品种规格的全面覆盖,打破国外市场垄断,开启中大型板带轧辊国产化时代。”他说。
二是围绕钢企差异化需求,建成全球首条带钢全无头连铸连轧轧机(ESP)精品轧辊生产线,填补轧辊制造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据他介绍,为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工况,共昌轧辊的高速钢轧辊产品已经开发了7个系列。
三是自主研发,探索喷射成型技术在轧辊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喷射成形技术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军事工业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生产,一直作为顶级技术对外封锁。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共昌轧辊取得了喷射成型技术在轧辊生产制造应用中的重大突破。“在冷轧辊的生产制造方面,喷射成型技术已经成功试用,并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邵黎军说。
“技术创新之路坎坷,但我们坚守初心,步履不停。对我,对共昌轧辊来说,取得成绩的关键法宝有三——共信、共享、共昌。”邵黎军分享道。
他认为,共信是合作的基石。“共昌轧辊一路走来,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源自于广大客户、科研院所、合作厂商的高度信任。特别是共昌轧辊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广大合作钢企给予了高度支持,提供了充分的试用条件。”邵黎军说,未来,将坚持“共同发展,昌盛冶金”经营理念,继续用优质的产品、服务,赢得用户的信任。
邵黎军认为,共享是发展的动力,成功的保障。在万物互联时代,共享理念让发展更可持续。在他看来,共昌就是共享理念的受益者。“我们从英国戴维公司引进板带轧辊制造技术奠定共昌在行业当中的地位,与杭钢集团合资带来资金和管理的支持,与日照钢铁合资带来市场和资源的整合。在与中国宝武及国内外各大钢厂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持续开展供应商二方审核,极大促进了共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邵黎军说,共享资源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共享技术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邵黎军表示,共昌是合作的目标,腾飞的希望。共昌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共昌的名称也是得之于此。在当前形势下,要转换合作定位,要变“利益共同体”为“命运共同体”。要把共同利益置前,把单方利益置后,把长期利益置前,把短期利益置后。
“当前,钢铁行业进入减量调结构的周期,钢铁产业链各方需加强合作,发挥所长,整合资源,再造优势。困难只是暂时,发展才是必然,希望我们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手挽得更紧、心贴的更近,争取在共信中开展更深的合作,在共享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在共昌中收获更高的成就。”邵黎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