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燕卫平 报道
首钢京唐供图
10月24日至25日,首钢京唐公司2024年职工创新节拉开序幕。本次创新节活动以“守正创新,融合共进”为主题,旨在展示近年来京唐干部职工的创新成果、交流创新经验、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在10月25日的开幕式上,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李睿祎,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执行会长毛迎春,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钢铁工作部部长王欣,北京市工业(国防)工会二级调研员周晓波,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副秘书长李静,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职工成长和创新部部长王东晖;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胡雄光,首钢集团工会副主席闫琳;曹建投公司副总经理李峰;首钢京唐领导班子成员、首钢科学家、首钢京唐各单位及维检协作单位的干部职工代表参加开幕式。

首钢京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致欢迎词。他表示,首钢京唐公司始终坚定“四个一流”目标定位,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作为核心要素,以技术创新带动全面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不断升级、绿色低碳持续引领、运营质量大幅改善、人才队伍更具活力。在创新发展进程中,上级工会组织搭建了广阔平台,行业兄弟单位之间积极交流互动,这些都为京唐创新活动的开展拓宽了边界,注入了动能。首钢京唐将牢牢把握创新之势,坚定创新自信,以创新赋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因地制宜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

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胡雄光在致辞中代表首钢集团,对各位领导、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钢铁市场形势复杂多变,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京唐公司要明晰发展定位,保持战略清醒,坚守企业价值创造本质,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把抓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不断转变创新思维,引领职工争当创新主体,有效配置、融合各类创新资源,擦亮以QTI管理、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职工创新名片。要应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发挥创新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爱才护才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

李睿祎、毛迎春、胡雄光、周晓波、闫琳、李明共同启动创新节。

胡雄光为新聘任首席工程师、首席操作颁发聘书。

毛迎春为最佳操作法一等奖颁奖。

李睿祎为新晋星级创新工作室授牌。
会上,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代表作交流发言。来自不同领域的创新项目纷纷亮相,涵盖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

王东晖作点评、谈感受。他说,深切感受到京唐创新氛围非常浓厚,参观和交流内容都是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京唐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搭建学习平台以及员工成长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后工作中也会借鉴首钢京唐公司的工作经验,希望首钢京唐公司与中国一汽在员工成长、员工关爱、创新工作室建设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实现经验共享、信息共享。

毛迎春总结了首钢京唐创新工作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让创新有机制、成体系。二是全员参与,让创新开新花、结硕果。三是建强平台,让创新有支撑、可落地。四是培育人才,让创新有活力、可持续。毛迎春说,首钢京唐投产十五年来,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相信创新的故事在这座“海上钢城”一定会继续演绎,开出更多的花,结出更多的果,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行业大家、大国工匠。

李睿祎代表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向创新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李睿祎表示,首钢京唐公司的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成果展,使其深切地感受到职工敢想敢干,创新成果也颇具价值,有很多看似是小发明、小创造,但是解决了实际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实惠。要进一步深入广泛开展这种群众性的创新创造活动,激励广大产业职工创新活力,充分激励广大产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立足岗位,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10月24日下午,参加首钢京唐2024年职工创新节的领导、嘉宾参观了指挥中心沙盘、炼铁部三号高炉主控室、职工小家、杜建华创新工作室、钢轧部MCCR产线、荣彦明创新工作室、热轧部王洪鹏创新工作室、冷轧部王保勇创新工作室、运输部成品码头以及厂前职工创新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