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张龙柱正在使用3D扫描仪扫描冲压后的汽车部件,为客户提供工艺开发定量评价和模具验收技术支持。(邯钢 供图)
凌晨三点,在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热轧厂生产现场,热轧产线的弧光在张龙柱的护目镜上跳跃,他的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昨天在上海调试模具时蹭的机油。“把加热温度再降20摄氏度!”他对着对讲机大喊。操控屏上,表面质量数据正在刷新,这是他今晚第5次调整工艺参数。
这是2025年3月份的一个寻常夜晚,当无涂层免抛丸热成型钢的试样缓缓下线时,张龙柱蹲下身细细观察:表面细致均匀,颜色光亮。“尽快寄给客户。”张龙柱对身边的工程师说,“咱们中国汽车钢一点不比外国的差。”
技术攻关不成功,吃饭都不香;客户问题没解决,睡觉都不踏实。邯钢汽车板刚走向市场时,大家都不认,张龙柱靠的是认真仔细,掏心窝子待客户,抢订单赢市场。张龙柱常说:“做事得像咱的钢板一样‘厚道’。”
这些便是邯钢三级技术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张龙柱日常工作的生动写照,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质量标兵、河北好人等荣誉称号。其牵头的EVI(供应商先期介入)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累计获市厅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0项、授权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参加国家重大研发计划2项,为推动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钢铁和汽车产业链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
淬火成钢:从“门外汉”到“整车造”的逆袭之路
2015年的上海,南方梅雨季的潮湿粘在张龙柱的衬衫上,像极了邯钢汽车板初入主机厂时的尴尬处境。“邯钢?你们不是生产建筑钢的吗?怎么也生产精细的汽车板?”在某头部车企实验室里,对方工程师的质疑如同一记重锤,敲得张龙柱这个“80后”青年团队带头人心里发闷。彼时的邯钢汽车板,正在外资巨头和国内同行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咱们就当重新上一次大学!重新将大学学的东西回炉应用!”在招待所里,张龙柱把啃了一半的包子往桌上一放,铺开满是批注的技术规范和各种不同类型数据要求的表格。“ME是制造工程部,SOP是量产启动,这些acronym(缩写)咱们每天背5个,下周就能和他们对上话!”就这样,5个人的“80后”团队开启了“白加黑”模式:白天泡在客户各个部门“扫盲”,晚上挤在招待所里对着英文标准查资料,连梦里都是“冲压”“焊接”“疲劳”“高速拉伸”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术语。
真正的考验来自CR180IF钢的认证危机。一天正午,张龙柱的手机在食堂里“炸”响:“样件力学性能测试存在偏差,30多个零件要停摆!”他抓起饭盒就往外跑,边嚼着米饭边拨通电话:“没事,我对我们产品有信心的,我们有预留备用样,马上重新测试复检数据!”在上海实验室,从试样加工、测量到到实际检测,他紧盯每一个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是不是没铣边?”当邯钢紧急加工好并连夜送到上海的试样在次日清晨的上海实验室检测中全部合格时,客户技术代表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这股子较真劲儿,让人佩服。”
最惊险的“战役”发生在某知名车型整车项目。当得知要与国内某知名钢企同台竞技时,团队里有人嘀咕:“人家提前10天送料,咱们卡着节点能行?”张龙柱把计划表往桌上一拍:“咱们不拼嘴皮子,就看执行力!”整整3个月,他的手机话费超支400元,高铁票攒了厚厚一沓。试模前夜,他在武汉站换乘时收到团队消息:“最后一车料提前3天到位!”凌晨一点的上海宾馆里,他对着电脑里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揉红了眼,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妻子的消息:“孩子说爸爸是‘火车侠’。”
2016年11月份,当整车认证通过函摆在桌上时,客户的一番话让张龙柱至今难忘:“你们证明了邯钢完全有能力整车造。”这一年,邯钢汽车板实现“整车造”零的突破,填补河北省空白,张龙柱团队硬生生在汽车板高端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难关被一个个攻克,新品被一个个研发出,邯钢汽车钢朋友圈越做越大。如今,邯钢汽车板涵盖了O5汽车外板、780兆帕~1500兆帕先进高强钢等8大系列100多个牌号,邯钢成为全球4个合资品牌、10个自主品牌、6个新能源品牌汽车的供应商。
链动未来:EVI模式下的钢铁服务新范式
在张龙柱的手机里,存着上百个车企工程师的号码,对话框里常跳出这样的消息:“张工,新车型选材会要不要来聊聊?”“龙柱,这个焊接难题帮我们会诊一下?”从“求着进门”到“主动邀约”,张龙柱用十几年时间,凭借一次次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逐渐让邯钢汽车板从行业边缘走向舞台中心。
“传统钢厂卖钢材,我们卖技术解决方案。”在张龙柱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特殊的“作战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个主机厂的EVI介入进度。而在张龙柱创新工作室的白板上,则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样的数字:累计解决客户问题200余项,开发高创效产品30余个,参与制定行业标准5项……
在张龙柱的印象里,最具突破性的一次尝试发生在与某自主品牌汽车的合作中。当时,客户提出“轻量化与安全性双提升”,张龙柱便带着团队住进了客户项目组。“能不能用1500兆帕级马氏体钢做防撞梁?”为满足客户要求,张龙柱拿出了独家“武器”——气冷退火工艺生产的MS1500钢,板形平直度比传统水淬工艺提升30%。在联合实验室里,他与车企工程师争得面红耳赤:“给我们两周时间,做碰撞测试!”当模拟碰撞结果显示安全性能提升25%时,客户材料部门负责人笑道:“你们这是要抢我们工程师的饭碗啊。”
2024年,邯钢汽车用钢产销量为216万吨,同比提升10%,占据河北省汽车用钢总销量的“半壁江山”。今年第1季度,邯钢汽车用钢销量同比提升31%。依托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体系,邯钢已构建覆盖传统合资、自主品牌及新势力企业的全方位合作生态,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更低碳”的解决方案,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
“汽车板市场就像炼钢炉,只有经得住千锤百炼,才能锻出真功夫。”张龙柱眼神里闪烁着与十几年前相同的光。这位穿着工装的技术专家用行动诠释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在钢铁丛林里突围,靠的从来都不是蛮劲,而是把每个零件都当成作品雕琢的匠心,和那条“客户需求指向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的铁律。(宋超 刘博)
